新郑市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基层文化建设

2014/9/2
 

  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就基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视察。市人大常委主任李书良,副主任王军生、彭德成、郭明熙、王金灿、杨流、王海亮参加视察,副市长缑云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
  视察组先后到新郑市图书馆、和庄镇付庄村文化大院、梨河镇综合文化站和辛店镇阳光花园社区进行实地察看,在座谈会上,市文广新局局长刘学敏汇报了基层文化建设情况。
  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视察组对新郑市基层文化建设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新郑市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及“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成效显著。全市各乡镇(街道)先后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1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66个农村文化大院、3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6个乡村(社区)图书室、274个农家书屋,并建成一个国家标准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309个农村基层服务点和12个乡镇服务站,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百千万” 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基层文化建设日益壮大,通过盘鼓、戏曲、剪纸、音乐、广场舞等各类培训,培养各种文艺骨干2000余人,文艺爱好者4000多人,组建文艺表演队伍达600多支,演员近20000人。通过传、帮、带形式,带动全市10万多人参与到了各级各类文艺培训和文化活动当中。各乡镇社区居民利用农闲和晚上,在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的带动和引领下开展广场舞、戏曲、盘鼓等各类文化活动。今年5月份,市文广新局组织各乡镇(街道)集中开展了16场分区域展演活动,全市有近400支文艺队伍7000余名群众登上了舞台参与了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全民参与、万家欢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视察组也发现一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市、乡文化馆和图书室藏书量较少,各种图书不能正常更新,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部分从事基层文化的专业人员技能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阵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已建成或在建的新型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规划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建议:一要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支持基层文化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要加大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大院以及农家书屋的图书量,增加阅读量。二要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在新型社区建设中,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配套基层文化阵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加大对现有专业文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每年可以聘请艺术老师和专家,分期分批开展短期培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对业余文化辅导员的培训,帮助他们增长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自编自导自演能力。四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加强领导,规范服务行为,明确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职责,形成市、乡、村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网络,将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有机统一,确保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和持久性。

 
  

来源:新郑人大 作者:曹永强 刘志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