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农业综合开发及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9月16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阔、彭德成、郭明熙、王金灿、杨流、王海亮带领部分人大代表、机关委科室负责人对农业综合开发及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副市长康红阳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新郑市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提升项目基地、市2013年度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基地、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梨河中心站实地察看,并听取市农委主任李俊岭及项目负责人工作情况介绍。
调研组对新郑市农业综合开发及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2013年以来,新郑市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多亩,涉及梨河、郭店、新村、辛店、八千等乡镇,总投资达3.8亿多元,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着力抓好项目规划,确保开发项目的科学性,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型社区布点规划、交通路网规划等规划,统筹考虑,兼顾长远与实效,选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开发项目的规范性,及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严把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关,确保群众满意;着力抓好项目使用,确保开发项目的高效性,开展先进农机农技推广培训等活动,坚持将农业综合开发与科学种田相结合、与土地流转和适度经营相结合、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使农开项目区在基础设施和科技含量上得到双提升。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上,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市、乡镇、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成了企业自检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站)监督检测相结合的两级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强化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不平衡,西南部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少;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不到位,路、电、水配套设施存在差距;三是农技服务与农民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农机服务形式单一,领域小。
针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及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组提出建议:
一要强化领导,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农业综合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再上新台阶。
二要科学规划,强化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论证和管理。搞好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加科学有效,发挥应有的效益;加强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确保已经建成的项目长久受益。
三要健全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机具、新耕作良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和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