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工作

2014/10/31
 

  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调研南水北调移民生产、生活情况。调研组深入到南水北调移民村钟观、新蛮子营、观沟进行调研,实地了解移民政策落实及服务情况,并听取市移民局负责人关于移民工作情况汇报。
  新郑市涉及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区移民6个村、1124户、4604人。2009年启动移民安置工作以来,结合新型城镇化社区总体规划,按照“五通、五有”和“八化”标准,分两批高标准安置移民,移民迁安工作荣获省一等功。为解除移民后顾之忧,使移民群众安居乐业,新郑市以“故乡并不遥远、亲人就在身边”为主题,深入开展了送亲情、送岗位、送家电、送健康、送文化、送爱心、送法律“七送”系列服务活动。围绕“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困有所帮、文明和谐”,实施了移民群众12年义务教育,60岁以上移民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低困群众应保尽保,每个移民村都有公共文化娱乐场地和设施,享受“双免”工程,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实现了“搬得入、稳得住”的目标。为让移民群众“能发展、快致富”, 在移民村开展以规划引领产业、以项目培育产业、以招商做强产业、以培训助推产业、以管理服务产业等一系列工作。结合移民村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新郑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和《新郑市丹江口库区移民村“强村富民”发展规划》,着重培育发展蔬菜、花卉、渔业、林果、畜牧等五大支柱产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推进观沟村香菇大棚,钟观社区道路,双岭村节水莲藕池,山根村日光温室大棚,新蛮子营村西瓜、蔬菜大棚和葡萄采摘园项目建设等。在充分征求移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大力招商引资、引导移民土地流转。截至目前,6个移民村通过招商先后引进7家企业,招商引资总金额约8000万元,共流转土地3092亩,用于发展有机农业、大棚蔬菜、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等农业项目。全市6个移民村通过土地流转,促进移民群众就业488人,年增收达1200多万元,移民村年人均收入已从搬迁前的4000多元提高到了9000多元。
  调研组对新郑市移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时间尚短,部分移民群众生活有待适应,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二是部分移民搬迁期间的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还未得到全部解决,房屋产权证没有办理到位;三是个别乡镇对移民工作重安置轻发展,造成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棚架,移民村发展乏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一要不断加强科技、文化、技能培训,提高移民就业能力,引导移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二要落实移民村产业规划,积极推进项目实施,解决移民群众实际困难。三要强化乡镇政府移民稳定发展主体责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帮助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快速发展。

 
  

来源:新郑市人大 作者:曹永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