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十件实事完成成情况(图)

2007/11/23

 

  郑州人大网11月23日讯:临近年末,2007年市政府为老百姓承诺兴办的“十件实事”进展怎样?11月22日—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分四个视察组,深入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对“十件实事”的办理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和多方调查。目前,“十件实事”大部分已提前完成任务,一部分超额完成,兑现承诺指日可待。
  第一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保山、王平的带领下,深入二七区侯寨镇樱桃沟村村、新密市超化镇、管城区航海东路社区、惠工街社区、市第三人民医院,视察:1、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作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新配置课桌凳16万套(市政府责任单位:教育局、财政局);2、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市政府责任单位:卫生局、残联);3、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实现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新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责任单位:广电局、文化局)。

视察现场-1

视察现场-2

  第二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栗培青、赵明恩的带领下,深入新密市刘寨乡赵贵岗水厂、北大岭集雨水窖、岳村镇马寨村、袁庄扶贫搬迁小区、白寨乡高庙村、二七区麦秸垛村,视察:1、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市区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市政府责任单位:房管局);2、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市政府责任单位:市政局、交通局);3、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市政府责任单位:园林局、环保局)。

视察现场-3

视察现场-4

  第三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深义、王旭彤的带领下,深入铁道花园小区、宏鑫花园小区、中牟县,视察:1、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市区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市政府责任单位:房管局)2、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市政府责任单位:市政局、交通局)3、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市政府责任单位:园林局、环保局)

视察现场-5

视察现场-6

视察现场-7

  第四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发亮的带领下,深入新郑市观音寺镇、和庄镇敬老院、省建五公司社区、培训就业指导中心、中原区须水镇、天下城社区、市医保中心,视察:1、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市政府责任单位:劳动保障局)2、全市新建、扩建改造敬老院25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市政府责任单位:民政局)

视察现场-8

视察现场-9

  现场视察后,各视察组分别举行座谈会,代表们对十件实事的完成情况表示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十件实事的完成情况分别是:
  实事一: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专用玉米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确保补贴总金额高于2006年。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农机局
  进展情况: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共1.5亿多元,比去年增加5681.06万元,6月底已经顺利完成;省财政4月下达我市的740万元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300万元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也已经全部下拨到位,分别补贴良种面积74万亩和30万亩;截至10月底,我市2007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662.2万元已全部下拨到各培训机构,计划培训任务1.4万人;2007年4月省财政下达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400万元,市财政于2007年4月份下达各县(市),目前已经全部下拨到位,市本级安排的20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也按要求及时拨付项目单位;省级下达我市的64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统一支付,今年市级预算安排的2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已经圆满完成,市级追加的200万元已经进入补贴发放阶段。今年我市新增农机具348台(件),直接受益农户265户。
  实事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解决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5万座、集雨水窖1万个;实现1万人脱贫。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农开办
  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26.7万人;新建沼气池50019座、大中型沼气工程30处;市财政投入1100万元建设的1万个集雨水窖已全部完工,大部分都已经蓄上了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0.7万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108项,完成脱贫1万人。
  实事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作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新配置课桌椅16万套。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6亿多元,共对我市农村中小学生85万余人次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使我市农村学生从此彻底告别了上学要交费的历史。我市从今年开始实施课桌椅更新工程。省、市两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636万元,对全市530所农村中小学校21.96万套破旧课桌椅全部进行更新。目前,所有课桌椅全部配备到位,超额完成了我市计划更新16万套的目标任务。
  实事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进展情况:“双12万”就业计划已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今年1~10月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2354人,占市计划的101.9%(省计划的102.9%);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14人,占年计划的106.2%,
  全市开展了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专项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共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352户,使478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实现了“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目标。
  实事五: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残联
  进展情况:截至11月20日,全市有建设任务的60所乡镇卫生院中,竣工完成17所,主体完工24所,其余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正在紧张施工建设,年底前将全部完工;10月份以来,3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其中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其余年底之前完成竣工验收工作;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的任务目前已超额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全面铺开。
  实事六: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实现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新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责任单位:市广电局、市文化局、市民政局
  进展情况: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市广电局决定建设无线数字电视项目,使用先进的微波发射(MMDS)技术,实现多套电视信号对全市地区的覆盖。目前,有关部门已完成了主发射站和前端机房的建设,在巩义、新郑、登封、中牟等县(市)建设的7个中继站已经建成4个,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届时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覆盖面将超过90%。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已经建成70个,30个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底12月初全部建成并组织达标验收。
  实事七:全市新建、扩建改造敬老院25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新建、扩建敬老院28所,其中新建17所,扩建11所;共投入建设资金5605万元,平均每所投入200万元;新建的17所敬老院,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所,300~500万元的4所,200~300万元的8所。集中供养五保人员5146人,占全市12859名五保人员的40%。
  实事八: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园林局、市环保局
  进展情况:今年4月底之前,全市已经提前完成新造林22.19万亩,其中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7.6万亩,超额完成了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的任务;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不含郑东新区、上街区)共完成新增绿地275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200万平方米的137.5%;截至11月20日,我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284天,二级率达到87.7%。
  实事九: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市区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
  责任单位:市房管局
  进展情况:截至10月底,经济适用住房在建面积共215.8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开工面积109.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36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已超额完成7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竣工面积已完成市政府规定任务的83%,另有8个项目共36.99万平方米已主体封顶,正在进行装修工程,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竣工备案验收工作,年底前能够完成竣工7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已有255户低收入家庭和6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全市已累计有2574户低收入家庭纳入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实事十: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责任单位:市市政局、市交通局
  进展情况:截至10月底,我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991公里,完成投资2.9亿元,其中“村村通”完成建设里程943公里,完成建设投资2.5亿元;建成乡(镇)客运站88个,农村客运车辆和客运班线分别达到779辆和235条,乡镇客车通达率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7.32%一个覆盖全市农村的客运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来源:郑州人大网 作者:李永祥 陈国保图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