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的审议和讨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龙湖镇代表团里,代表们认为新郑发展势头良好,发展后劲强劲。针对龙湖镇今后的发展,他们建议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形象提升、群众素质提升等方面工作,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招商吸引力,为加快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临空经济强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新华路街道代表团,代表们一致认为去年各项指标的取得让人振奋,今年的报告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内容针对性强。代表们信心满怀地说,今年要结合市里的大形势、大政策,谋划好自身发展,主动做好棚户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和双洎河绿化建设等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城市断头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在辛店镇代表团,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谈及辛店镇的未来时,代表们纷纷表示,辛店将围绕打造新市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镇区品质;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还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彰显的辛店;坚持改善民生,打造和谐稳定的新市镇。
新村镇代表团的代表们,对于新村镇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新村镇加快“老工业区退二进三”步伐,积极引导辖区内工业企业外迁,为该市三产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同时,还将深入挖掘辖区内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裴李岗美丽乡村申报建设工作,促进文化旅游业实现新发展。
“报告很务实,对明年工作的部署很具体,我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带到群众中去,带领群众谋发展。”人大代表刘遂兴在分组审议中踊跃发言。
窗外寒意阵阵,会场暖意融融。“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我们倍受鼓舞、信心百倍”、“新郑的明天会更好”……激情澎湃的话语、满怀壮志的胸怀,无不传递着新郑脚踏实地谋发展的最强音,它汇聚成一股发展的合力,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埋下伏笔,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会场内,良策频出;会场外,百姓也是热切期待。在新郑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新郑市民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点击的形式随时随地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关注。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字字句句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件件实事都温暖着老百姓的心坎儿。
一直在农村生活的新郑市民杨兴月,有时候会听到乡亲们“种地不挣钱,可也不能不种地”的说法。他认为,有些农民因为技术有限,种植农作物附加值低,所以不挣钱。另外,他们和土地有深厚感情,除了种地没有其他事情做,因此不种地觉得没事干,不习惯。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充分发挥农民协会作用,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公益岗位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等,让他格外高兴,他说:“农村妇女和40、50人员找工作存在一些困难。政府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让农民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观。”
“俺们年纪这么大了,政府还这么关照,俺心里咋会不高兴。”2月1日,新郑市和庄镇尹庄村村民张喜梅脸上堆满了笑容。原来,她的孙女告诉她,新郑市将为新郑籍80岁、90岁、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200元、500元高龄补贴,得知这个消息后,老太太非常激动。“不愁吃,不愁穿,以前想都不敢想。政府还给我们发钱,生活越来越好啊!”老太太忆苦思甜,她说,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国家越来越富有了,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党和政府一直关爱着老年人,让她感到很温暖。
新郑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声音传遍郑韩大地,处处响起热烈的回应。告别成绩斐然的2014年,进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15年,新郑迎来了发展征程上又一希望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