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具茨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情况

2015/5/1
 

  2015年4月28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副主任王军生、孙阔、郭明熙、王金灿、杨流带领人大机关各委科室负责人深入到具茨山景区视察,实地了解具茨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情况,并听取了具茨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关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党组成员王建民陪同视察。
  今年,新郑市为实现“具茨山整体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的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扶贫搬迁项目,对辖区内12个行政村,3087户,11708人,实施易地搬迁,社区建设正平稳有序开展,在建房屋18幢,约15万平方米,已投资过亿;实施防火通道项目,投资4000万元,从苗家沟村至风后岭,沿新郑与禹州交界山脊修建宽6.5米,长11.5公里的三级公路标准的水泥路防火通道;实施造林项目,投资1000万元,在原史垌村东部植树造林55万平方米,改善森林公园林相,提升公园品位和层次;实施杏福时光项目,投资6000万元,围绕扶贫开发,揉合具茨山特色资源,打造杏福时光项目,提高“黄帝文化产业经济”的影响力;实施景区开发项目,围绕“一弧”(上古文化旅游弧)、“两带”(山南乐活养生带和山北森林运动带)和“五组团”(集散中心服务组团、田园风光休闲组团、慢城小镇观光农业组团、峡谷探索组团和森林运动组团)对具茨山进行整体开发。在景区管理方面,抓安全,对观光旅游车辆实行严格的定时检修,加强对上山车辆的监督检查和森林防火,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并做好预案;抓卫生,落实分包路段制度,对景区卫生管理常抓不懈,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抓设施维修,加强对景区各类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对景区内毁损设施进行整改维修;抓文明接待,做好政务接待,在各景点设游客咨询服务台,针对游客提出的问题,耐心地给予讲解和答复。
  视察组对具茨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规划不到位,在深度上还有待提高;二是宣传不到位,景区形象和知名度不高;三是管理不到位,景区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效益不显著。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指出:
  一要加大搬迁力度,加快社区住房建设,尽快实现群众搬迁,为景区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空间,使之成为集休闲、游玩、娱乐、住宿、避暑、养生、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景区内增加厕所、休息凳椅、垃圾箱、景点介绍牌、道路指示牌等,最大限度方便游客游玩;要科学规划,多模式投资,完善景区内服务设施,打造精品景点。
  三要加大具茨山景区宣传力度,突出文化特色,与黄帝文化结合起来,与“千户寨”结合起来,与当地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结合起来,使具茨山景区享誉周边地区,以至全省全国。
  四要强化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内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对外做好平时卫生保洁和节假日安全应急预案工作,努力为游客打造一个文明、优质、安全、干净、整洁、靓丽的旅游环境。
 

 
  

来源:新郑市人大 作者:曹永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