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2015/6/2

 

  5月26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副主任王军生、孙阔、彭德成、郭明熙、王金灿、左建新、杨流、王海亮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和机关委科室负责人深入到河南高发农业科技公司黄帝农耕文化园、河南大地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豆杉生态园”、河南万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拉维斯庄园”、梨河镇万亩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管理中心视察,实地查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市农委负责人关于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情况汇报。副市长乔琳陪同视察。
  新郑市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围绕“服务省会郑州、服务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打造航空港配套功能区”的目标,实施了“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强力打造以“山水田、产城园、健养闲”为特色的休闲观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目前,已高起点科学编制了示范区规划,高标准打造示范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入驻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48家,流转农村土地9.4万亩,完成投资23.8亿元。北部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加紧建设庞农公司的“庞农科技园”、华安公司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万开农业公司的“拉维斯庄园(百花园)”、大地果公司的“红豆杉生态庄园”、嘉田公司的“帕菲葡萄庄园”、高发公司的“黄帝农耕文化园”等10多个特色农业园区;南部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中已建成有国信公司“设施农业产业园”、天地美公司“生态循环农业园”、绿源公司“花卉苗木种植园”、翠绿公司“供港蔬菜园”等18个特色优种示范园区;红枣产业示范区初步建成了河南木本良公司的红枣生态园、敬华公司的设施农业生态园、郑州金地农业公司的康圣生态园、河南德天农业科技公司的德天葫芦农庄等5个特色农业园区。三大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视察组对农业示范园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园区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对企业项目监管乏力,工作效力不高;二是示范园区村庄拆迁缓慢,村庄占地腾不出来,严重影响示范区建设的非农用地;三是示范园区内缺乏经济实力大、科技领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缺乏 “三力”型企业项目;四是个别特色园区项目建设速度慢,发展不理想,影响整个园区形象。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建议,李书良主任指出:一要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牌子,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努力把示范园区建设成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农业标准化样板区、农产品物流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二要确保农民得实惠,示范区生产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不但入驻企业得效益,而且还要使供地农民通过转变生产方式,自身利益逐年提高,实实在在得好处。三要搞好招商引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招资产规模大、资金实力强企业入驻示范区,引进一批经营水平高、生产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农业项目,示范引领示范区更好更快发展。四要强化管理,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示范区服务协调高效,工作依法有序,完善企业项目准入退出机制、监管服务机制和项目建设风险防范机制,用机制规范示范区稳健发展。五要搞好示范点建设,入驻企业要搞好示范点项目建设,首先选择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设施先进、产品优质的大项目、新项目,示范带动其他项目发展。

 
  

来源:新郑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曹永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