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王军生、孙阔的带领下,分别召集由部分乡镇(办事处)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专业代表组代表、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明年新郑市重点工作征集意见。座谈会共收集意见和建议46条,通过归纳整理,人大主任办公会讨论,特提出以下建议。
关于工业产业发展,新郑市政府要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在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的同时,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要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对接,做到外资内资一起招、国资民资一起引、一二三产业一起上;要着力引进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优先发展技术先进型、环境保护型项目,提高高耗能企业准入门槛;要进一步突出园区建设,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平台;要加强煤矿塌陷区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扶持可持续发展项目;要重视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优选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和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要进一步突出要素保障,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行全程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要围绕融资对接服务,进一步提高银企对接活动签约贷款到位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民间资本科学运作,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要围绕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继续加大软环境建设和项目帮扶服务力度,努力营造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郑市政府要牢牢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坚持功能完善、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组团城市为链接、新市镇为支撑、新型社区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要围绕“景观打造、基础完善、群众安置、项目建设”四大重点,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协调推进,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力度,致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完善供水、供气及排污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原则,积极推进交通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及区域间设施联通、功能共享;要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合作创业、文化惠民、现代农业示范、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行政效能提升”六大工程,加速“农民向市民、村委向居委、村庄向社区”转变;要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对污染企业要关停、搬迁,增加环卫投入,确保居民生活在蓝天白云、树绿水秀的环境中;要统一对拆迁群众补偿标准,妥善安置拆迁群众,建设安置房时要规划运动活动场所,减少门面房,增加绿地、公共设施,已开工建设的安置社区要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实现拆迁群众入住。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新郑市政府要高标准实施郑新快速通道新区段东侧区域开发,加快新老城区链接,尽快搬迁化肥厂,快速提升新区人气商气;要继续改造背街小巷,加强公共设施管理,及时修补路面、更换不亮路灯,确保路平灯亮;要加大西南乡镇基础实施建设力度,增加乡镇基础实施维护费用;要加快大学路南延工程进度,争取早日通车;要完善立交桥建设,在解放路与烟厂大街交汇处建立交桥,方便学生、居民出行;要建立机制,市区增建停车场,保持创建国家卫生城成果;要扩大市区供热面积,进一步规范供热收费标准;要将河湖贯通工程纳入“十三五”规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双洎河、黄水河、莲河和十七里河综合整治,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水系;要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做好生态廊道建设的管护工作;要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第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要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在主要街道、十字路口增按摄像头,大力开展违章交通、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营造良好市容环境秩序。加快智慧城市创建,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城市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
关于现代农业机制发展,新郑市政府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高效;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要健全农产品监控检测和可追溯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巩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积极打造“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重点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要以南北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积极打造精品示范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农业品牌,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村集体产权依法转让、出租、入股、抵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关于自主创新工作,新郑市政府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新郑发展要务,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利用好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科技交流与合作;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关于社会保障工作,新郑市政府要完善市、乡、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尽早投入使用,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要将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要强化劳动就业保障,大力实施“双免”工程,完善公益岗位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要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提高“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实现社会保障服务“一卡通”;要加强养老保障,促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继续为大学生创业、下岗职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差别,新农合和城镇医保无差别的目标。
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新郑市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简化招投标程序,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公平公正发展环境;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要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和“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快建立权责清单,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大力倡导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工作新风,坚决革除束缚发展的传统思维、陈旧观念,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革故鼎新的勇气抓工作、干事业;要清理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上级文件规定的一律不开展,与政府职能无关、对推动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的一律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