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视察是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是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人大代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重要渠道。作为基层人大工作者,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各地基层人大组织开展视察活动的形式相对单一,往往拘泥于通知几个有时间的代表组成视察组、提前下发视察通知、被视察单位前期准备、整理汇报材料、安排视察现场、视察组跟随被视察单位领导实地看、听相关责任人汇报、召开座谈会等程序。单纯从人大开展工作,“一府两院”配合视察并提供支持来讲,这个形式足矣。但如果从视察实效上来讲,这种由被视察单位引导,按其提前规划路线行进,到预设好的“景点”去看,人大代表看到的往往是工作中的亮点和精品,发现不了不足和缺陷,有些地方甚至是今年看,明年看,后年还在看。结果是视察之后,问题依旧存在,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流于表面的视察形式,背离了视察的初衷,弱化了人大的监督力度,也使参加视察的代表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今年以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提升代表视察质量,增强视察实效,大胆创新,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视察入手,在视察组成员编排、视察前准备、时间阶段安排、视察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在全年的其他视察中推广开来,收到了良好效果。
贴近民生精选议题
议题选择是否准确,是视察调研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金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代表的建议等多渠道收集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民生议题征集”活动,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认真精选出食品安全监管、大气污染防治等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议题,进行重点审议,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力争使人大监督围绕民生热点,回应群众希望、顺应民心。
调动代表视察热情
驻金水区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390名。代表人数及每年在市、区人代会上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数量均列郑州市首位,代表履职积极性很高。2012年,为进一步提升视察实效,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县区级人大建立代表视察年度预安排制度,根据代表行业特点、自身优势,按照统一安排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年视察计划。另外,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不仅通知年初预安排的人大代表参加,还结合人大代表中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情况,专门邀请近年来在省、市、区人代会上提出食品安全方面议案建议的人大代表参加,既降低了视察工作的组织难度,又提升了代表的参与积极性。
扎实开展视察前培训
民生监督议题涉及方方面面。而人大代表一般只对一个行业、某个领域比较熟悉。为使代表更加全面地了解视察内容,高质量开展视察活动,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视察前,向视察组成员专门印发了全国、省、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金水区食品安全专项工作资料,让人大代表具体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充分了解本级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职能范围及履职概况,在视察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尝试持证视察与集中视察相结合
在食品安全视察活动组织中,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一改过去只开展集中视察的固有形式,在集中视察前,先将视察组成员分为若干个小组,指定组长和联络员,要求其在辖区范围内不定时不定点开展持证视察,让人大代表深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一线发现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在集中视察时一并提出,形成成绩说够、问题不漏的客观全面的视察报告。
采取定点察看与随机抽查相结合
以食品安全工作视察为例,视察前,金水区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前预安排了郑州卡吉诺食品公司、萧记烩面、万邦农贸超市等亮点单位,并安排了视察线路,视察组则在集中察看时,随机抽查了沿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和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更加全面地掌握了食品安全的真实现状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不足,为提出和改进政府工作,形成视察实效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