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十二年免费教育实施情况

2015/12/8
 

  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王金灿的带领下,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学校负责人工作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十二年免费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新郑市从2007年开始,在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在校生学杂费,实施免费教育;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高中阶段免除在校生学杂费、择校费和住宿费,实施免费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2015年,全市共有小学99所,在校生68556人;初中24所,在校生23642人;高中8所,在校生18916人。财政安排公用经费为小学生每人每年7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91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2300元。
  十二年免费教育实施以来,新郑市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中小学校不再将办学成绩化、功利化,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真正实现了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校生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没有任何升学压力,学生流失现象少,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免费教育惠及全市每一个家庭,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适龄青少年都可接受十二年免费教育,减轻了广大群众的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普通高考成绩本科一批上线率达23.93%,本科三批上线率达75.75%,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保持郑州郊县市第一名。
  调研组对新郑市十二年免费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市区教育设施投入不足,入学难、大班额等社会焦点问题仍然存在。随着新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中小学生源日益俱增,现有市区中小学校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入学需求;二是城镇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区和镇区集中,城镇生源不断增多,造成城镇教师数量严重缺编;三是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规划不到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忽略了中小学校配套建设,没有预留充足的教育用地。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一要加大城区内中小学校的建设力度。在城区改造和扩建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中小学校建设规模,重视配套建设,增加学校班额数,切实解决入学难、大班额问题。 二要因地制宜扩大教师队伍建设。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要逐年增加增加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壮大城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一线教师待遇 。三要足额预留教育用地。在城市发展规划时,要严格按照《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要求,把中小学校教育用地纳入规划之中,确保中小学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

 
  

来源:新郑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曹永强 刘志强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