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查看毛庄安置区建设进展
安置房建设事关城市形象,事关群众利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惠济区人大积极回应群众关切,5月中旬,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全体组成人员,对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视察。
组成人员先后来到毛庄村、木马村、弓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和京水大庙祥云寺合村并城项目等处实地查看,并详细询问了安置房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进度。

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检查京水大庙祥云寺安置房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建设进展形势良好
目前,惠济区推进的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32个(含小杜庄,城中村改造项目25个,合村并城项目7个),涉及36个村3.37万户12万余人,共需建安置房约1500万平方米。已开工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主体建成约266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或部分建成回迁的225万平方米。如果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预测年底前有8个项目可实现部分村民回迁,占比26%。通过视察,大家看到部分安置房项目已建成,其它项目也在相继开工建设,发展形势良好,很是振奋,给予了充分肯定。
委员建议亮点纷呈
与会人员从持续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建筑质量、做好分房方案、加强商业设施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李清海、袁加军副主任提出,继续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抓紧研究解决市政管线对接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筑水平,确保安置房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宋国彦副主任、李喜庆委员提出,要想法设法加快水电路暖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前规划好商业配套便民服务设施,方便回迁群众生产生活。师挺、卢超委员提出,要充分发挥建设质量高、回迁效果好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安置房建设成果宣传,增强群众接受拆迁服从拆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孙正伟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拆迁群众早日回迁。牛志军委员提出,要提前着手安置小区的绿化。张根旺代表提出,要重视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杜绝因建设造成大气、水污染现象。同时各级责任主体要强化监督,廉洁自律,打造廉政工程。屈连武代表提出,要保证中小学校同步配套建设,力争把安置区内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公办幼儿园。
惠济区政府副区长赵登义及惠济区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主任要求尽早回迁
惠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禹舜高度重视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要求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视察,确保视察成效。视察中,他要求,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关系该区发展大局,是惠济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年底前有8个村将先后回迁,但惠济区38个村共32个拆改造项目,过半数还在推进,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努力破解建设中的土地、规划、拆迁遗留等问题,让各项重点工作进入快车道,早落实,早见效。同时也要关心解决好过渡期间群众的民生保障,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政府表态全面推进
惠济区政府副区长赵登义就当前拆迁安置房建设的进展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向与会人员做了简要的汇报。他提出,区政府将认真梳理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措施,迅速落实。同时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解决项目推进存在问题,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积极探索公租房及经适房回购等工作,全力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力争早日实现群众回迁。
惠济区国土局、规划分局、发改统计局、审计局、住建局、科工委、市政管理中心、规划发展中心,老鸦陈街道、迎宾路街道、新城街道、大河路街道、长兴路街道、花园口镇、古荥镇等单位的行政正职参加了座谈,并就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认真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