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视、网络视频直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委会会议逐渐形成常态,并成为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渠道。
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因其所处位置相对“较低”,占有的广播电视、网络资源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依托电视、网络视频直播履职情况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全国、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视频直播“风生水起”、县区和乡镇人大视频直播“寥寥无声”的局面。在现有体制和技术支持下,相比电视视频直播,基层人大采取网络视频直播更具可操作性。笔者根据近年来在人大工作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人大网络视频直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是要精选议题。议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灵魂,也是网络视频直播能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因此,应当把辖区群众广泛关注、最为关心的事项作为监督议题,真正想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期望政府做哪些事。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选民的距离最近,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日常走访群众、联系选民,全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在此基础上,认真归纳梳理,精心进行选择,确定若干网络视频直播的议题。
二是要广而告之。长期以来,全国、省、市人代会宣传力度大,受关注程度高,为广大群众所知。而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因宣传媒介、工作观念的制约,宣传力度不够大,人民群众关注不多。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扩大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需要采取更为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2+1”宣传法,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观看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网络视频直播。“2”就是两次告知,第一次提前一周在每一个居民楼院张贴通知,预告视频直播的时间和议题,让人民群众了解直播内容,并将涉及议题的意见建议通过社区代表工作站反馈至区人大常委会,为常委会会议更好地审议有关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二次提前两天告知,提醒辖区居民群众及时收看。“1”就是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视频直播观看点,方便社区居民群众进行观看。这种有“参与感”的宣传方式,极大提升了居民群众观看网络视频直播的热情。
三是要全面呈现。网络视频直播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直观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全过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不断激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和活力。现场视频直播的效果,不仅代表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能力和水平,更直接影响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首先,要制定预案。针对人代会或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制定详细的直播预案,对直播的机位、角度、反映内容作出明确要求,并在直播时严格遵守,步步落实,确保直播效果。其次,要画面丰富。比如,在直播常委会会议时,既要突出“一府两院”负责人作专项工作报告的场景,又要展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听取报告的画面;既要展示常委会会议的严肃性和程序性,又要体现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的深入性和实效性,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性和权威性。第三,要善于总结。视频直播后,应及时收集人民群众对视频直播的意见建议,全面总结视频直播的经验得失,以便于下次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视频直播活动,不断提升视频直播的效果。
四是要及时反馈。视频直播的目的,除了增强人大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以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更加浓厚的督促“一府两院”加快推动有关工作的氛围。会前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会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形成的审议意见、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落实的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效果,这些是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只有把“一府两院”落实审议意见、决议决定的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及时向群众公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力量”,才能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才能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