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伴随着郑州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以及城中村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许多郑州近郊县区人们的物质精神富起来、钱包鼓起来,但是法治思维却相应落后,甚至出现短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这样的问题在惠济区也存在,如何避免悲剧上演、如何让迷途知返的犯罪较轻的人,既实现敬畏法律、劳动改造,又达到重回社会时尽快融入的效果。基层司法所站所的意义就尤为重要,它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为使这道防线高标准建设、高效能使用,4月中旬,惠济区人大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对全区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深入调研“发现症结”
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议事决策水平的关键所在,议事之基、决策之据。为此,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前下好调研这个“先手棋”。一是精选调研人员。选取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强,认真负责,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担任。二是精心谋划实地调研。在调研开始前,制定调研方案、编写调研日程、研究调研方法、选配工作人员、选择调研地点以及服务调研的车辆、汇报资料、现场音像等保障。三是双调研打牢监督支政之基。一次调研摸底、一次专题调研,将人大监督工作做实做细。4月3日上午,惠济区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同志到新城街道、花园口镇、大河路街道和古荥镇司法所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现场问询等方式对基层司法所基础建设、日常管理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摸底,4月18日上午,惠济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雅伟等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全区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代表们先后实地察看了新城街道、花园口镇、大河路街道司法所,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司法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并翻阅台帐、卷宗,深入了解了基层司法所建设情况。调研发现,目前惠济区共8个基层司法所,实行区司法局和镇(街道)双重管理、以区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近年来,区司法局各基层司法所在普法宣传、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调解民事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和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近200余场,“七五”普法全面推进;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工作走在前列;累计接收137名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和刑释人员221人。民事调解工作成绩突出,各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157件、调成1150件、调成率99%,建有“个人调解室”11个,多个民间调解员荣获国家和省级“金牌调解员”称号,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开展“一村一律师”法律援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同时也发现在重视度、基础设施、队伍建设上存在不少问题,如司法所基础设施仍需完善。辖区8个镇(街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除了新城街道、花园口镇、大河路街道、刘寨街道和古荥镇司法所达到标准以外,其他三个基层司法所仍然不达标,办公场地紧张、硬件不达标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所职能的发挥。二是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稳定性、专业性、经验度普遍较低,8镇(街道)除所长以外,正式人员只有10人,其余均为社工和镇(街道)临时人员,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
支政建议“对症下药”
调研调研,既要“调”出问题,又要“研”出办法。针对发现的问题,代表们也从增加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加强民事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普法教育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提高站位,立足全局,开展基层司法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意识,围绕重点工作(项目),从全面推行依法治区的高度推进基层司法所建设,协同配合,形成相互支持、分工合作的良好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加大力度,完善配套,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是完善硬件设施配套,保证办公用房面积,配备健全的硬件设施设备,大力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司法工作信息化大平台,将司法所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互通、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的教育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纳入大平台进行管理,推动司法所工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司法所工作效率。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细化服务流程,用程序规范整个执法过程,并切实健全文书规范和档案管理体系。
健全机制,建强队伍,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探索完善社工引进机制,把好“准入关”,建设专业化的基层司法队伍。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政治、经济待遇,加大评选优秀民调员的力度并给予更多的物质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创造“留得住人、安得下心”的工作环境。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司法局要指导各基层司法所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司法工作社会影响力。各司法所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要求,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度、准度,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一是结合实际,丰富宣传内容。结合换届选举、拆迁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横向覆盖全区、纵向深入到户的普法宣传。二是拓宽渠道,巩固宣传阵地。要认真总结先进经验,树立优秀典型,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宣传,擦亮惠济司法工作名片。
人大视察是对辖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指导、鼓舞和鞭策。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认真研究,积极整改,以百倍的努力做好工作,争取圆满完成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任务,使惠济平安建设的一线阵地更加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