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排涝要与水体治理紧密结合 惠济区人大调研防汛及治污工作

2018/6/12

 

   “铁路涵洞和主干道的积水点有没有落实专人看管?”“如果遇到急特大降水,建筑工地的基坑怎样及时排水?”“小型污水处理站不能成为摆设”……6月6日上午,惠济区人大代表深入全区“三河一渠”防汛一线,对防汛及水体治理工作进行调研,摸实情,看实效,出实招。
  这次调研是根据惠济人大常委会关于视察防汛工作的年度安排,并落实人大党组关于开展环保综合调研要求的首次具体行动。近期,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各位县级领导将围绕加强防汛和环保治理分别带队开展多项综合调研。 

  调研组先后实地察看了东风渠、双桥京广铁路涵洞、石苏干沟、五龙支沟、老鸦陈张砦双桥棚户改造建设项目、花园口污水处理站、枯河、黄河南裹头堤坝、张牛支沟、大河路街道防汛物资储备库等10余处,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河渠清理、水体治理,以及各单位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建议。
  东风渠、五龙支沟等是惠济区内河防汛的主要沟渠,代表们察看了上半年河道清淤疏浚情况,肯定了工作成效。同时针对依然存在的黑臭水体问题,要求加强源头治污,加大对违规占用泄洪河渠的整治,实行部门联动,联合执法,严查排污企业、商户等;想方设法为沿河村庄生活污水找出路,使其进入市政管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大对排洪干沟的改造和利用,蓄放清水、美化环境。

  围绕城区防汛中的积水点整治难题,调研组详细了解了京广铁路涵洞双桥村积水点等处的情况,重点检查了水泵、发电机、责任人到位情况。调研组提出,城市积水安全隐患多,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到位。建议全面排查,摸清家底,配足抽水、供电等应急设备,在醒目处公示积水点负责人信息,确保工作人员电话畅通。汛情来时要做好限行(禁行)提醒,通过分路段设置警示牌、电台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
  针对在建项目的基坑积水隐患,调研组指出,惠济区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工地多且基坑面积大、纵度深,很多护坡还没有硬化加固,强降雨天气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险情,甚至造成塌方,项目单位不能单凭租赁设备解燃眉之急,还要考虑道路受阻、停电等诸多不利因素,加大资金投入,按需采购排水器械,形成完备的防汛应急体系。

  在察看黄河大堤南裹头堤坝、大河路街道防汛物资库时,调研组对黄河防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紧急预案,加大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全方位做好防汛准备。
  调研中,惠济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就做好防汛和水体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提高站位、超前谋划,加大与省、市城市规划部门的对接,从规划源头做好防汛。二要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在全区面对汛情、环保考验时,各责任单位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出纰漏、完美交卷。三要加大排查、标本兼治,对下穿涵洞积水点、未防护基坑等险情高发点,加大排查,将困难想的多一点,措施建的全一点,物料备的足一点,将损失降到最低。四要配强队伍、加强演练,确保汛期来时人员能够快速到位,保证人人会使用防汛物资和器械,能协同合作,有序推进,确保安全度汛。
  惠济区农委、区城市管理局、惠金河务局、住房建设局等单位随同调研并汇报情况。
 

 
  

来源:惠济区人大 作者:冉东威 张金凤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