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2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以33票同意,2票不同意,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市公安局局长姚待献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郑州市社会治安情况的汇报》,会议同时作出审议意见,对市政府及公安机关解决全市社会治安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平安郑州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注平安 构建和谐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郑州的总体目标。打造平安郑州,就是要提升整个城市的平安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这种平安度和安全感和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密切相关。打造平安城市,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以平安促和谐,以和谐保平安。
为同力打造这一平安工程,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政府社会治安工作汇报列入2005年常委会会议议题,以期发现并督促政府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在会前的准备工作中,常委会主任会议特别强调,视察活动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既要明查,也要暗访,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普通群众和基层单位对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的真实感受和客观评价,真正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五级人大代表明查暗访测平安
社会治安工作是一项庞杂细微的系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要找准社会治安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人大代表、普通群众和基层单位最有发言权,市人大常委会在视察中,也更多地以多种形式同群众进行了“亲密”接触,以听到真言,查得实情。
视察中,由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生等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下,深入到本市的四个区进行了明查暗访。在管城区城北路社区,代表们看到,社区的17个楼院都实行了封闭管理,陌生人进入都要进行详细登记和接受盘问。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保聚介绍,去年,社区和派出所开始联合组织低保人员和社区干部进行治安巡逻,很好地预防了治安案件的发生,去年冬季以来,17个楼院1624户只丢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但是,现有的近千户暂住户由于流动性强、不愿配合社区工作,还是给社区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在城乡结合部的中原区须水镇,代表们发现,该镇针对辖区居民居住分散的状况,实行了十户治安联防,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对22个自然村进行治安巡逻,使全镇的盗窃等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该镇副镇长杨东反映,辖区公安警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快速反应能力,经常是顾此失彼,现有200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每年150万的费用对镇里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保证,治安巡逻要经常性地坚持下去难度很大,这将直接影响辖区的治安状况。
视察组还邀请城郊农村、都市村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繁华区域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和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对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座谈。管城区南曹乡负责政法工作的穆书记在座谈中直截了当地提出,根据目前城乡结合部复杂的社会治安现状,按7%的人口比例配备派出所警力根本不能适应需要,突出的表现是接到报警后,不能迅速出警,难以及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止、预防和打击。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保卫人员,刘文远谈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一是他本人所在的河南省电力专科学校虽然有在校生7000多人,面积很小很拥挤,但由于所在区域公安部门的努力,校内外治安环境很好,很少发生治安案件,应该感谢公安部门;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学校附近的两个社区归两个派出所管辖,发生治安案件居民报案时,两个派出所相互推诿,都不出警,老百姓直骂娘,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公安部门的形象,应该通过“首问责任制”对有关人员进行问责。中博公司党委书记杨建彬提出,治安巡防队目前是维护市区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弥补了警力的不足,但是必须处理好巡防队和公安部门的关系,保证巡防队员的素质,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监管,避免重蹈以前基层派出所滥招滥用治安员造成不良后果的覆辙。
暗访是视察活动的重头戏。为了访得实情,视察组“化整为零”,每三人一组,深入到街道办事处、社区、大型商场等对社会治安情况进行“私访”。根据分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保山一行三人到郑汴路家电市场进行暗访,可是一上出租车,他们就和司机攀谈起来。在谈到社会治安状况时,这位女司机的评价是,前些年夜间她根本不敢出车,现在夜间她敢出车了。在家电市场,他们向多家商户询问市场内是否有黑社会势力,但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由于市场所在地办事处组织了强有力民兵治安联防队,黑社会势力在这里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在返程的出租车上,他们又是先打开“话匣子”同司机师傅聊社会治安情况,言谈中这位司机师傅更多地是对出租车抢劫案件的多发表示了强烈的抱怨和不满。在火车站近旁的一马路办事处,前来暗访的市人大代表柴清玉等听到最多的,是火车站地区“新疆帮”少年偷窃抢夺的问题。这里的工作人员反映,近年来一批新疆少年在成年人的操纵和胁迫下,常年在火车站周边地区进行偷窃抢夺,相关部门虽然进行了多次整治,但是效果非常有限。他们希望政府从维护郑州形象、挽救失足少年考虑,尽快根除这一现象。
在座谈和暗访中,视察组向基层干部、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和普通群众发放了“社会治安状况调查表”,对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测评。在参加座谈会的52人中,22人对社会治安满意,30人基本满意。在暗访抽查的48人中,对社会治安满意的13人,基本满意的35人。在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度进行测评的同时,视察组还就影响社会治安的15个问题,征求上述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综合统计数据,100人中对社会治安具体问题关注程度列前八位的依次为:盗窃75%、流动人员管理65%、房屋租赁管理44%、居民楼院治安防范41%、扒窃35%、“双抢(抢劫、抢夺)”28%、黄赌毒22%、校园滋扰行为22%、黑社会势力20%。
数据说明一切。与群众的“亲密”接触,使市人大常委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掌握了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审议和评价政府工作汇报有了自己的“谱”。
人大谋计 共建平安
常委会会议审议中,政府《关于郑州市社会治安情况的汇报》成了核心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大代表结合视察和调查情况纷纷发言,为解决全市社会治安工作的突出问题,打造平安郑州共谋良策。
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性犯罪涉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案率高,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常继红委员提出,公安部门要把侵财性违法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建立社会治安警示机制,及时向市民发布高发治安案件警示,提高群众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引导小区居民建立社会治安防范机制,做到群防群治,综合治理。
针对社会治安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栗培青提出,公安部门要坚持社会治安“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打防结合,重在防范”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防范组织建设,强化人防、物防和技术防范措施,建立长治久安的治安防网络,努力降低发案率。
流动人口既是经济社会进步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因素。何秋玲委员提出,政府要加大对流动人口和房屋租赁的管理力度,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好外来人口,充分发挥其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市人大代表赵春彩提出,市政府要加快流动人口管理和房屋租赁活动的立法调研,尽快启动立法程序,用法律手段管理流动人口和房屋租赁活动,解决目前无法可依的问题。岳德常委员提出,金水区胜岗村、二七区路砦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有了成功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人来登记,人走销户,人变我知”,对这些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提高全市的外来人口管理水平,遏制和减少外来人口的违法犯罪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林功顺委员对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有着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他说,农业大学周边针对学生的网吧、电子游戏厅、休闲等娱乐场所,以及饮食、文化等服务业非常集中,这些场所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缺乏监管,严重影响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很多的治安问题,其他大专院校周围也有类似的问题。建议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营造有利于教学的环境。
公安部门和广大公安干警为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付出了大量努力和心血,但是还必须看到问题和不足。宋丰年委员提出,个别公安部门和干警不能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甚至执法犯法,既暴露了公安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又严重损坏了公安部门的形象,蜜蜂张派出所案件就是一个典型,因此,公安队伍建设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要根除特权思想,对执法犯法的害群之马要坚决予以清除。
构建平安 任重道远
会议表决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生提出,虽然视察中群众对我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总体反映基本上是满意的,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社会状况仍然十分严峻,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反映强烈。在视察和常委会会议审议中,普通群众、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打造平安郑州,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希望政府和公安部门将认真落实会议审议意见,切实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望,用务实的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城市,平安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