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郑州市的城区“四城联创”活动如火如荼,中原区的“四城联创”工作进展如何,成效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30余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对全区的“四城联创”工作进行了明查细看。
“五小单位”整治要体现便民利民
小冷饮、小副食、小熟食、小理发、小餐饮等“五小单位”是这次“四城联创”活动的重点治理对象。在工人路上的五小单位整治示范“阿辛麻辣涮”,代表们看到,这里厅堂整洁,厨房清洁卫生,荤素菜肴摆放合理,服务员训练有素,经过仔细查看询问后,在场的每位代表都露出了赞许的表情。省人大代表陈义初说,中原区的“五小单位”整治效果明显,但要切实注意掌握一个度,创建本身就是让百姓吃好、用好、享受到放心的服务。五小单位是进城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整治过程中,只要“五小单位”符合卫生条件,不能说关就关,要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符合老百姓的要求,体现便民利民,另一方面,这些经营者开业时都是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各种证照齐全,如果说关就关,势必影响政府的威信,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创建工作要解决好这个矛盾,构筑健康和谐的郑州。
“四城联创”要与广大市民拉手
一进入西站北街332号电力小区,人大代表们立即被充满和谐、绿色和生机的小区环境所吸引。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介绍说,虽然小区人口密度较大,但是因为建设规划合理,管理制度完善,居民积极参与和配合创建活动,使小区环境优美,居民关系和谐,很少发生治安案件和居民纠纷,小区的“四城联创”活动也走在了全区的前例。代表们表示,电力小区创建工作搞得好,很重要的一点的就是广大居民的积极自觉参与,同样,中原区的“四城联创”只要紧紧与辖区市民拉手,使他们了解和认同“四城联创”,支持“四城联创”,并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和配合“四城联创”,创建就一定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就一定能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就一定能够取得符合群众根本利益效果。
20年的卫生死角消失了
陇海铁路河上岭路段东起桐柏路,西至秦岭路,全长1100米,沿线建筑物近2万平方米,有纱厂明沟从中穿过,过去都是违章建筑、三无人员聚居地,拆迁难度极大,多年来都是中原区有名的卫生死角,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在四城联创中,区委区政府铁了心要挖掉这个“心病”。根据部署,铁路部门和区属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对这一路段进行了大力整治,在附近新建了两个环境优美的小游园,为周围环境增添了不少生机,环境的大“变脸”,圆了周围居民多年的梦想,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居民无不感慨:20年都没有这么干净了。
抓住关键,保持成果
大岗刘粮油批发市场以前是中原区典型的脏、乱、差农贸市场。经过整治,代表们看到的是一个规范、干净卫生的粮油蔬菜批发市场,市场内分为粮油区、百货副食区、肉食区、蔬菜区、蔬菜批发区等多个区域,肉食区实行一个摊位一间小房子,内装空调,窗口用玻璃隔离,干净卫生,既方便了群众,又规范了市场秩序。视察中,一位省人大代表说,集贸市场的共性问题有两个:一是车辆管理问题,商户的车和顾客的车放在哪里?既要离市场近,又要允许停放;二是水的问题,看市场干净不干净,首先就看地上有没有水,要做到除水产品区外,其余地方不见水的标准,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集贸市场也就符合卫生标准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创建成果就能保持下去。
为“四城联创”再提个醒
视察结束后,代表们结合所闻所见,为全区的“四城联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营造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要保持创建的持续性,防止整治后重新反弹;要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搞好四个结合,做到创建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创建与关心群众疾苦相结合,拆堵与疏导相结合,短期改造与长期规划相结合,通过“四城联创”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真正利民、惠民、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