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郑州人大工作正文

千名代表奏响和谐音——新密市探索人大信访新路子

发表时间 : 2006/2/8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2005年11月15日上午,冬日高照,暖意融融。在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赵寨村“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俺儿子该结婚了,却没有地方盖新房”“俺家的房子裂缝了,现在寄住在亲戚家里,也没有盖房子的地方”……十几名群众各执一理,怨声载道。“各位乡亲,这个煤矿搬陷问题是咱们村的共性问题,我们早已反映过,经过乡政府协调,芦沟煤矿正在为咱村规划、平整新的住宅区,很快就可以统一建设新房了……”人大代表赵天强心平气和地解答着。这是新密市人大代表正在接待群众来访的一幕。
  随着改革发展的快速推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地信访不断增多。人大信访作为实现民主权利、化解群众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大量的信访任务。为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群众需求,新密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优势,拓宽信访渠道,方便人民群众?
  今年6月,通过认真学习中央9号文件精神,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思想上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各位主任一致认为,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在人大信访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广大代表参与接待群众信访,使人大信访从机关延伸到基层,变群众上访为人大下访,变人大信访工委单独接访为广大代表共同接访,这样,就会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纵横连接、兵团作战的大信访格局,切实解决群众上访路途远、信访周期长等实际问题。
  这种设想在主任会议上形成后,常委会在7月份连续召开了各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部分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各工委兼职委员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进行酝酿讨论,征求意见。在座谈中,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自己选举的代言人,群众最信任,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向代表反映。所以市人大应该搭建一个“代表联系选民”的平台,为代表听取民声、解决民难、反映民意创造条件。
  8月初,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和座谈会征求到的建议,在刘寨镇各村设立了“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点”,开始了代表接待群众来访的试点工作。刘寨镇小学由于没有操场,学生无法上操,群众多次到乡政府反映,均因财政困难而一直得不到解决。闻听“群众联系点”建立后,这些群众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联系点”向代表反映。正在“当值”的刘耀曾代表,既是本村人,又是企业家,听完群众的一番叙述后,他很受感动和启发,他说:“这些事情,本来应该由我们这些代表反映解决,却让你们跑前跑后,感到很惭愧。”于是,他当即表示,无偿捐款5万元用于操场建设。在刘代表的支持下,操场很快就建起来了,当地群众十分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常委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总结。由于代表法规定,县市级以下代表应与原选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受原选区选民的监督。所以常委会把“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点”正式更名为比较贴切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并于8月29日,在刘寨镇专题召开现场会,就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街道在全市152个选区建立“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宣传群众,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迅速在广大农村、社区营造“有意见找代表反映、有困难找代表帮忙”的浓厚氛围。
  9月15日,全市152个选区通过积极筹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开始统一挂牌运行。这天上午,在刘沃村部锣鼓喧天,格外热闹,原来,该村正在举行隆重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挂牌仪式。挂牌结束后,该村10多名村民挤进了小小接待室,他们不是看热闹的,而是来反映问题的。来访群众任五松说:“铁路立交桥下的路面损坏十分严重,积水很深,这一带的村民根本无法出行,希望你们当代表的呼吁呼吁,尽快给予修复。”今天负责接待的吕化灿、杨秀梅两位代表边听边记,听完后,当着来访群众的面,当场表态:一定把这些意见、建议向乡政府反映,督促解决。第二天,两位代表亲自来到乡政府,经过反复交涉,终于得到答复。乡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拆借资金50万元,半月之内就把这条路修复了。当地群众高兴地说:“以前上访,要跑几十里路到市里,有时还解决不了问题,如今,咱们不出村,便可上访,还能解决大问题,市人大真会替我们群众着想啊!”
  9月28日,新密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前一段“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的运行情况,审议制定了《新密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办法》,以法定的形式对代表接待选民工作进行了制度规范。办法规定,每月15日为全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有关代表应按时到本选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接待选民来访,听取选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以及对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一府两院”的意见建议,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解释、疏导、化解,对不能解决的,属于乡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和意见,转交乡镇人大批转有关部门办理,对于涉及“一府两院”的事项,转交市人大常委会批转有关单位办理。
  该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建设提供了依据。据此,各乡镇、街道将本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排出日程,轮流定时定点接待选民。
  10月15日,按照日程安排,乔沟选区是市人大代表郑松峰接待选民日。这天,他一早就来到了本选区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一名叫张保森的老汉,今年60多岁了,家里一贫如洗,正在为到市里上访却没有路费犯愁。“你有啥难事,可以到村里找代表说呀,何必到城里跑恁远冤枉路呢!”有人提醒道。听到这话,他顿时感到柳暗花明。在别人的指点下,他很快就来到村里找到了正在“值日”的郑代表,原原本本地哭诉了他的伤心事。去年5月份,他的儿子张某、女婿郑某,在本村郑全法的石子厂打工,由于该厂在放炮开采石头时,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一声巨响,造成了张某眼睛失明,郑某双腿残疾。由于昂贵的住院费、治疗费无人支付,他把该厂的法人代表郑全法告上了法院,经过认真审理,法院作出了“郑全法包赔治疗、医药等各种费用29万元”的判决。由于出事后,该石子厂被迫停产,郑全法支付1万元后,余额再也没有能力包赔了。虽然张老汉多次借钱乘车到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每次都因无财产执行而无能为力……说着说着,张老汉已经老泪纵横。郑代表弄清来龙去脉后,好言相劝,让张老汉回家听侯佳音。随后郑代表把整理好的材料通过乡镇人大转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常委会按照程序迅速批转,责成法院认真研究,抓紧办理。根据要求,法院执行人员马上找到郑全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做工作。最后,结合实际达成了“郑全法先筹措5000元,以解张老汉燃眉之急,然后每月支付张老汉300元”的执行协定。一直愁眉不展的张老汉,终于在拿到钱后露出了笑颜。
  据统计,该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成立几个月来,人大代表共接待群众来访516人次,处理信访件93件,收集意见建议571条。现如今,新密市的1295名人大代表正在通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室”这个平台,吹拂着民主之风,弹奏着和谐音符,谱写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