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郑州人大工作正文

强化干部监督 深化荣辱观教育

发表时间 : 2006/7/21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荣耻的界定,对于是非的判断,对于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我们国家也强盛不起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和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来看,应当加强干部任后监督,把“八荣八耻”作为行使人事任免权、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带头讲廉耻、讲荣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列,领引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
  首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要做表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力度的客观需要。事实上,转变社会风气,舆论是导向,领导是示范。政府机关的作风好不好,公众服务机构的效率高不高,官员守不守官德,公务员讲不讲职业道德,领导是否遵纪守法,执法人员是否严以律己等,群众最在意,也最能影响公德意识的普及。因此,让社会风气好起来,各级干部和政府机关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少的。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头恪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那么,社会风气就会有一个让人高兴的进步。
  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不高、风气好不好,关键在于政府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境界高不高,道德修养够不够,工作生活作风正不正。做任何事情,人民群众看的、学的是政府机关党员干部,一般党员干部看的、学的是领导干部。如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很清醒,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懂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并且知行统一、率先垂范,人民群众就会跟着我们学习,社会风气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就会提升一个层次。
  其次,客观现实要求荣辱观教育要突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应当说,我们党员干部绝大多数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近年来涌现出来的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一批时代先锋更是自觉树立、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佼佼者,也是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能够蓬勃向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并没有搞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甚至以耻为荣、以荣为耻,公开讲话冠冕堂皇,背地里腐化堕落。例如有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损害国家利益;有的以权谋私,置群众利益于不顾;有的求神仙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抛在了脑后;有的不求真务实,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不辛勤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不讲团结,专爱拆台;有的言而无信,玩空手道;有的不学法守法,甚至违法乱纪;有的忘记“两个务必”,在人民群众面前大摆官老爷派头,讲排场,比阔气。由于忽视自我修养,忽视党纪国法约束,让个人利益、欲望膨胀,最终走向腐败、堕落的路途。事实证明,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是非、善恶、美丑不清,荣辱不分的观念和行为,不仅害了他们自己,更误党祸国殃民,是与党的宗旨和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背道而驰的。因此,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政府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实践,要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干部监督。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每个公民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使“荣”成为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成为防微杜渐的警钟。具体来说,一是要采用生动活泼、切实管用的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端正作风;三是需要全社会监督,对党员干部中的真善美言行进行褒扬传颂,对假恶丑现象进行揭露批评,营造以廉政勤政为荣,以腐败堕落为耻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我们管城区人大常委会注重依法行使监督权,大力开展干部任后监督,开展部门工作评议、干部述职评议,同时开展评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法官、人民满意的检察官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把知荣辱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做官的道德底线。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我们的党员干部才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国家的事情、人民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