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郑州人大工作正文

认真做好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时间 : 2006/9/18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人大教科文卫工作涵括了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艰巨任务。人大教科文卫工作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作好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努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公民素质的提  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人大教科文卫工作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找准开展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扎实有效的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督促支持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主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实施的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大教科文卫工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做出的决议、决定更加规范和符合人民意愿,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教科文卫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一些急需的法律、法规长时间缺失。比如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法律迟迟不能出台。另一方面,现有的某些法律、法规立法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不够严谨,存有漏洞,操作性不强。如食品卫生法、文物保护法等。人大教科文卫工作部门要协助常委会认真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同时,还要积极提出立法建议和修改意见,促进法律、法规的立、改、废,使教科文卫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体系更加完善,规范更加科学,操作性更强。
    三、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
    和谐社会是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以协调从而达到和谐的社会。当前,我国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人大教科文卫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关注程度高,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发生不公平现象也相对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行为准则,以人为本,抓住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督促政府切实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纠正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教科文卫系统肩负着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治国基本方略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任,一定要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贡献力量。要督促支持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