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要点

发表时间 : 2006/11/8 来源:郑州人大网

(2006年2月21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6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郑州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共中央[2005]9号文件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为实现郑州市的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立法工作
  地方立法工作始终坚持立法为民,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注重立法实效,切实解决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亟需规范的事项。2006年拟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部,其中,新制定3部:《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郑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修订2部:《郑州市农业投资保障条例(修订)》、《郑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修订)》。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拟从2006年度新制定项目中选择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立法项目,举行立法听证会,积极探索委托专家起草法规草案的新形式,扩大公民的民主参与度,不断增强立法的民意基础。
  围绕市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我市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搞好立法调研,编制好2007年度地方立法计划。进一步做好“一府两院”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建立规范性文件主动审查制度,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制度,制定、完善规范性文件,修订《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运行办法(暂行)》;制定《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评估反馈办法》;编印《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规范性文件汇编》。
  二、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要立足于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选准题目,抓住关键,通过执法检查和评议,发现问题,监督整改,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一是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种子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安全生产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法官法》、《检察官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郑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拟会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政府组成部门、直属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的执法工作进行检查评议。要加强司法监督和信访监督,推进司法机关内部启动审判监督和法律监督机制,畅通法律规定的再审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并加强人大信访工作,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加大对重要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要加强和改进公民旁听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工作。
  三、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定《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相关工作汇报,适时作出决议、决定或提出审议意见,转交有关部门,限期落实,努力解决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06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拟听取专题工作汇报16项:
  (一)关于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二)关于2005年财政决算和200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三)关于200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四)关于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报告;
  (五)关于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
  (六)关于2006年度市级非税收入收支执行情况的汇报;
  (七)关于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
  (八)关于市本级2006年财政收入预计超收情况及安排意见的报告;
  (九)关于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工作情况的汇报;
  (十)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十一)关于循环经济情况的汇报;
  (十二)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十三)关于城乡公路建设管理情况的汇报;
  (十四)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汇报;
  (十五)关于我市森林生态城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
  (十六)关于“十件实事”办理情况的汇报。
  相关工作部门要围绕会议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进行专题视察或调查,提出视察报告或调查报告,为常委会会议审议提供参考依据。
  四、选举和人事任免工作
  按照《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认真做好选举和人事任免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公示、任中见面、宣誓就职等工作程序;按照市委人大工作会议要求,筹备建立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大工委;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依法指导、做好各县(市)、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对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进行工作评议。
  五、代表工作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5]9号文件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是今年常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把2006年作为代表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代表素质,提高代表履职水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一)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并抓好落实;
  (二)坚持和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和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解决代表反映的实际问题;
  (三)制定《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守则》,规范代表培训工作,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及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水平;
  (四)推行市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工作,加强对代表履职情况的监督;
  (五)做好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率;
  (六)改进代表视察形式,注重代表视察效果,积极组织开展代表视察、调查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七)召开全市代表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推进工作。
  六、信访工作
  贯彻全国、省人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作为监督“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重要渠道,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郑州市人大信访工作会议。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民旁听工作,拟安排30名公民首次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公民旁听工作座谈会;修订《郑州市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暂行办法》。
  七、民主法制宣传和人大理论研究工作
  (一)召开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二)拓宽宣传报道领域,丰富宣传报道形式,在搞好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议报道的同时,抓好对代表视察、执法检查评议和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工作的报道,集中精力打造新闻精品,提高稿件质量和发表层次;
  (三)在继续办好“民主与法制”和“代表热线”专题、专栏的同时,在市属新闻媒体开办人大工作专栏;
  (四)举办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和人大新闻业务培训班,提高人大通讯员写作水平;
  (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的研究,探讨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办法和途径,撰写发表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文章和调查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开好郑州市人大工作研讨会,选择优秀文章出席全国十八城市、新亚欧大陆桥部分市、州和省辖市人大工作研讨会;
  (七)编好《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公报》和《人大信息》,办好《郑州人大工作》,办好郑州人大互联网站。
  八、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和机关的自身建设
  要进一步把常委会建设成为拥有宪法确定地位的国家权力机关,充分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的工作机关,真正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民意机关。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宪法法律知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增强宪法法律意识,把人大常委会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立足本职工作,努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的监督。密切与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加强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认真贯彻《关于提高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办法》和《关于提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质量的办法》,落实法制讲座制度,建立健全常委会和机关的各项工作制度,保障常委会和机关工作规范、有序和高效运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全市人大干部培训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办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交流,增强机关干部队伍活力。要加强机关基础建设,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做好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提高机关公文处理水平;做好机关后勤保障和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委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增强机关活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