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甄新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刘慕华、贺保森等1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交由我委审理,我委对议案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先后到巩义市和提议案代表交换了意见,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到市儿童医院进行了视察,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有勇主持召开由市卫生局、市物价局、市药监局、市医保中心、市中心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金水区人民医院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对议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商讨。我委认为,议案所提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认真解决议案反映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目前必须认真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十分重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5年,市本级财政投资140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落实徐光春书记的讲话精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医院管理,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成立了市低保医院。但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财政投入不足,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药品和医用器材虚高定价,也有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等等,必须认真研究,逐步解决。我委建议:
一、市政府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立足我市实际,协调有关部门,统筹考虑,逐步解决;继续加大卫生财政投入,保障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主导地位,建立一定数量的低保医院及其良好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继续对乡镇卫生院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管好用好合作医疗资金,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坚持把每年新增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
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通过调整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功能等措施,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实行社区首诊制度试点,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
四、加强医院管理,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要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徐光春“爱心是根本,医术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投入是保障”的重要指示,规范医院、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加强对药品、医用器材、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虚高定价,一药多名等不法行为,保障群众安全、有效、廉价用药。
五、尽快建立郑州市中小学生、婴幼儿医疗互助基金。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郑州市中小学生、婴幼儿医疗互助基金实施方案,基金启动之初建议市政府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以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要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让有中小学生的家庭积极参与,也吸纳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不断扩大互助基金覆盖面。
建议该议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交市政府办理,并于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