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我委接到市人民政府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的《关于2004年财政决算和200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于8月11日组织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预算审查监督顾问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初审,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
一、总体评价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今年的《报告》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具体。从去年财政决算情况看,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收入稳定,支出合理。全市财政收入实际完成了114759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8.03%,财政支出1186338万元,为预算的90.99%,其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均超过30%以上。2004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财政的投入力度,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了农业、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2004年,市财政决算收入比年初预算超收95105万元。仅基本建设资金、支农资金、社会救助、改制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道路整治和住房贷币化补贴这五项就达86844万元。2005年上半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运行良好,也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上半年财政收入已完成715367万元,支出结构上更加合理,突出了以下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二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下面一组数字可以反映。上半年,对全市农民免征农业税、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农村困难学生发放“两免一补”、拨付财政支农这四项资金就达31325万元。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今年新增加了为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大病医疗统筹,筹措资金就达370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困难企业退休干部医疗费用问题,这在往年是没有的。另外,今年市级还拨付补助资金22090万元,支付了22所中小学、4所新建高中和学校体育场馆建设。
二、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
初审会上,与会人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求市政府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反映在:
1、部门预算执行上还不够规范、科学,缺乏“刚性”。
2、财政预算执行上,严肃性不够,特别是超收收入安排上还需进一步规范化。
3、存在非正常性预算支出过大现象,一般性支出控制力度不够,造成资金浪费。
4、市级财政债务负担日益沉重,逐渐影响到市级预算的正常执行。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为认真做好下半年财政工作,实现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与会人员建议,今后应重点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部门预算管理,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部门预算改革能有效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改革过程中,阻力大,执行困难,市财政部门要坚持持之以恒,按照“内容全面完整、定额科学公平、项目具体明细、程序规范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市人大常委会规定的有关法规,规范执行,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2、严格预算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强化财政预算监督管理,克服随意性。自觉接受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加强依法理财和财政监管,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要规范合理,注意量入为出。严格内部监督管理,加强预算资金支出的跟踪问效,反对铺张浪费,把钱用在刀刃上,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地杜绝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现。
4、制定稳健的债务政策,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积极稳健的债务政策,可以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市级债务负担现象,金融风险已转化为财政风险,债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我市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是市政府做好财政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与会人员建议,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合理确定我市债务的总体规模和科学的债务结构,切实加强管理,提高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的偿债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此外,要采取积极的债务政策,为我市公共基础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筹措急需的资金。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