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郑州市社会治安工作情况汇报

发表时间 : 2006/11/9 来源:郑州人大网

——2005年6月21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上

市公安局局长  姚待献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社会治安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我市的社会治安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郑州为目标,紧紧围绕“三抓一保障”(即抓严打,抓严防,抓队伍建设,落实保障措施)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继续深化“两严一创”(即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创建平安郑州)活动,全力开展命案攻坚,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确保了我市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今年以来社会治安工作情况
  (一)以“命案攻坚”为龙头,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1至5月,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4816起,比去年同期提高25%,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5166人,其中逮捕3271人、劳教426人、治安拘留5829人、强制戒毒373人、收容教育232人。一是多策并举,强力推进命案攻坚会战。对现行命案采取领导包案、专案专办等措施,强力攻坚;对2000年以来的杀人积案梳理排队,责任到人,挂牌督破。相继侦破“4.19”特大持枪杀人案、“5.5”杀人碎尸案、“5.17”特大杀人案等一批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涉命大要案,抓获杀人逃犯37人。截至6月17日,全市共立现行命案89起,破获78起,现行命案侦破率达87.6%,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二是以侵财型犯罪为重点,开展打击“两抢一盗”(即打击抢劫、抢夺、盗窃)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破获涉抢、涉盗案件3487起,打掉团伙120个,抓获团伙成员530人。三是开展“铁网”追逃行动,成功抓获一批逃犯。春节、“两会”期间,全体公安民警放弃节假日休息,共抓获各类逃犯274人,其中命案逃犯16人,追逃战果位居全省第一。四是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雷霆行动”。本着“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原则,共抓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227人,其中刑拘121人、逮捕20人、治安处罚65人。五是周密部署,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共破获贩毒案件40起,其中特大贩毒案10起,抓获吸贩毒违法犯罪嫌疑人329人,缴获海洛因5700克、冰毒30克、摇头丸1000余粒。六是全面开展禁赌专项行动,严打涉赌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共查处赌博案件23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21人,收缴赌资250余万元,取缔赌博场所49个。
  (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按照“靠前、优化、服务、查处”的工作思路,全面履行“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建立健全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防控、协作“三大机制”,积极为企事业单位排忧解难,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力推进经济案件侦破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人,挽回经济损失23亿元。二是积极开展以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山鹰”行动。公安、烟草、工商、知识产权、技术监督等部门密切配合,受理此类案件16起,立案查处7起,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打掉窝点27个。三是深入推行警务公开和承诺服务。承诺内容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标准更高更严,警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需要,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严密治安防范,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严防齐头并进,初步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命案防范工作明显推进。
  1、加大楼院封闭管理,积极推进基层防范组织建设。全市7091个居民楼院已有5735个实行封闭管理,封闭率达81%,基本达到了“三有”标准,即有门卫值班、有院内巡逻、有物业管理。一是对已封闭楼院,由社区民警负责,组织带领治安巡防队员、保安,分层次开展治安防范,实行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在条件好的商住小区,协调、指导物业管理部门完善技防措施,建立与110联网的区域报警系统,控制可防性案件发生。二是对未封闭楼院,开展群防群治,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有偿服务与义务巡逻相结合的巡逻队,佩带袖标,昼夜巡逻在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目前,全市共建立此类巡逻队2748支26698人。三是在城乡结合部大力推广“须水模式”,实行义务巡逻和有偿服务;在农村开展义务巡逻,实行居民轮流当班巡逻。全市已有1086个村庄实行了“须水模式”,共组建2443个村民治安巡逻队14641名巡逻队员。四是推广“金水模式”,开展创建“零发案”村组、楼院(社区)活动。金水公安分局经八路派出所成立了由社区民警带队,巡防队员为主,义务巡逻队为辅的治安巡逻队伍,并在辖区重点路段安装100个远程监控摄像探头,与派出所设立的报警求助指挥系统联网,形成多部门快速反应的联动指挥平台,真正提高防控能力。
  2、加强金融部门等重点要害部门的技术防范。一是在全市金融单位实行达标验收,安全措施不完善的责令整改,不合格的不允许开业。目前,全市金融网点、运钞车、金库技防设施全部达标,1377个金融营业网点全部安装了防弹玻璃、制式缓冲门和电动互锁联动门、报警喇叭、闭路监视器;70座金库全部与110实现联网;300多个金融网点配备了催泪弹、染色弹,4家银行设立远程监控中心,监控网点100多个。二是大力推进内部单位安全防范负责制,增强自防自控能力。全市7183处内部单位的要害部位全部安装技防设施,其中电视监控3954个,报警器3229个。三是全市249处党政军首脑机关、水、电、油、气、暖等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分别安装了防盗、防火、防破坏报警装置,技防普及率达到90%以上。
  3、开展集中整治企业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专项行动。一是重点打击盗窃企业、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活动。组织集中行动53次,取缔废品收购站点16个,取缔冶炼场点7个;查破现行犯罪案件6起,打击处理24人,挽回经济损失115.1万元。二是专项治理西气东输生产和治安秩序。对郑州、新郑等境内的输气工艺站周边占压西气东输管道的9处违章障碍物进行清理,为管道安全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整治大中专院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发现并整改不安全隐患936处,取缔网吧46个,停业整顿电子游戏厅、台球室、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出租屋220家,取缔无证摊点545个,收缴非法出版物8200余册。四是加强重点企业和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巡逻。在重点企业设置治安室,在大中专院校门口设立警示牌,在周边治安状况较差的路段利用固定电话设置报警点,加大重点时段、多发案路段的巡逻密度。
  4、加大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管理力度。一是在全市134个都市村庄推行“胜岗模式”,即派出所对房屋租赁户登记备案,逐一签订治安责任书,对出租房屋统一编号,统一发放《承租人员登记薄》,对暂住人口实行“旅栈式”管理,做到“人来登记,人走销户,人变我知”。并设立警务室,组建专业治安联防队,开展警民联防和群防群治。目前,全市已有101个都市村庄实现了“胜岗模式”管理,占都市村庄总数的75%。对有条件的都市村庄,在主要街道路口安装摄像探头,警务区配备微机、监控设施,实现管理微机化、社会面控制电子化。二是在城市居民楼院,依托社区建立社区民警工作室,设立暂住人口登记站,充分依靠社区工作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以及内保干部、门卫保安等社会力量,了解掌握暂住人口和租赁房屋情况。三是对企事业用人单位和成建制施工队伍,开展上门宣传,督促落实管理责任,对外来雇用人员、施工民工造册登记。
  5、强化公共娱乐场所和繁华地区管理。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辖区派出所与公共娱乐场所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保卫组织,每月召开一次负责人例会,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二是集中整治公共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签订无毒责任书7661家,限期整改49家,责令停业整顿4家。三是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今年以来,共查破卖淫嫖娼案件199起、赌博案件239起。四是严格消防管理,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3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共检查单位7775家,发现隐患14137条,依法关停违法单位和场所194家,强制执行停业整顿49家,取缔8家,处罚单位183个180人。
  (四)严密社会面控制,切实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精心打造和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交巡警继续完善网格化布警,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武警、防暴警在出入市口和重点要害部位坚持武装巡逻,随时准备处置暴力突发事件;警务飞行大队在空中对市区主干道及重点部位实行巡逻防控,真正形成立体严密的巡逻防范网络。二是完善《处置突发性暴力案件总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组织处置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做好反恐工作的充分准备,制定多套预案,在防暴支队基础上组建了500人的特警支队,配备先进防暴装备,时刻处在临战状态,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四是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348起。特别是妥善处置了巩义、偃师回汉民群体械斗、全省16个省辖市军转干部因企业困难落实政策问题集体上访等一大批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事件,防止事态的扩大发展。
  二、目前社会治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市社会治安大局总体上是平稳的,但由于郑州作为我国较大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框架拉大,外来人员增多,对外交流增加,各种不安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此外,公安队伍自身也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一是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居高不下。二是重特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仍有11起命案尚未侦破。三是“双抢”、盗窃等侵财型案件发案较高,涉毒、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所抬头。四是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在治安防范方面。一是部分居民楼院尤其是大杂院基层防范组织不健全,治安防范能力相对薄弱,治安防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高,加强流动人口、“两劳”释放人员的管理亟需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三是学校、大中型企业周边盗、抢犯罪时有发生,无证摊点占道经营、堵门堵路现象比较普遍,治安环境需进一步治理整顿。
  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个别干警特权思想严重,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疲塌。二是部分干警执法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执法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警力有限,经费紧张,装备落后。部分公安派出所长期租房办公,县(市)级公安经费严重不足,科技含量高的警用器械、防护设备严重短缺等。四是公安干警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长年累月超负荷运转,但经济待遇、职级待遇普遍较低。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打算
  (一)深化“两严一创”夏季攻势。重点搞好“一个会战”(即命案攻坚会战)、“五个专项斗争”(即打击“双抢”犯罪,打击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自行车、机动车犯罪,打击盗割电缆犯罪,打击吸贩毒违法犯罪,打击涉赌违法犯罪专项斗争)。继续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力开展命案侦破和命案追逃。
  (二)加强基层治安防范工作。实行居民楼院封闭管理,强化各种形式的巡逻防范,逐步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快速反应和打击、防范现行犯罪的能力。大力完善推广都市村庄暂住人口和私房租赁户管理的“胜岗模式”,提高外来人员登记率和管理水平,遏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协调工商、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治理整顿重点企业及学校周边治安环境。
  (三)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公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体联动。同时,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配合社会治安工作,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以学习任长霞、竹卫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树立一大批“长霞、卫东式”的好局长、好所长、好民警,激发广大民警忠诚、敬业、献身的热情。建立和完善经费、舆论宣传等保障机制,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以人为本,把从优待警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协调解决民警经费和职级待遇问题;合理使用警力,保证民警正常休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护装备建设等,努力解决一批实际问题,解除民警后顾之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市社会治安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抓严打、抓防范、抓服务、抓管理、抓队伍,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郑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