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和市中心城区改造三年大变样的视察报告

发表时间 : 2006/11/14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为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及中心城区改造三年大变样的任务,12月6日下午,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深义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12月8日下午,城建环保工委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市中心城区改造三年大变样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现将视察、座谈情况报告如下:
  一、视察的基本情况
  12月6日下午的视察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深义带队,参加视察的有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赵英、选工委主任丁爱兰;全国人大代表胡大白、汤玉祥、宋丰年、刘宝琦、陈泽民、李国安、李起胜、周文昌、姚中良、虎美玲、释永信、薛景霞;陪同视察的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强、秦晓辉。参加12月8日下午座谈的有,省人大代表张天全、孙中党;市人大代表蔡志强、冯琳、刘曼云、李刚、李剑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福民向代表们汇报了中心城区改造情况。
  12月6日下午在郑东新区管委会,代表们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强关于新区2005年工作情况的汇报,观看了新区建设情况的宣传片。之后,代表们依次察看了CBD及周边绿化建设情况。经过三年的建设CBD及周边的绿化工作已初具规模。醒目的国际会展中心雄伟壮观,成为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呈折叠圆锥状的会议中心,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由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厅、1200人的国际报告厅等若干会议室组成,屋顶由直径154米的中心桅杆斜拉,技术先进;二层无柱结构的3.4万平方米的大展厅,高40.5米,102米跨的桅杆拱架结构,亚洲第一。代表们对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给予高度评价。随后代表们又察看了中心湖的施工建设情况和47中规划、建设情况。47中是省重点示范性高中,西临CBD中央商务区,占地258亩,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校园教学大楼宽敞明亮,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富丽堂皇。学校多次被评为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在众意路跨东西运河A3大桥,代表们听取了建设单位负责同志的介绍。大桥桥长130米,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新区环境相融,集实用、美观、观赏于一体,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代表们还察看了位于龙湖南区占地800亩、建筑总面积80万平方米的联盟新城住宅小区。小区设计别致,配套齐全,将景观与建筑、环境与人居、观赏与实用相结合,2005年被联合国规划署认证为“国际花园社区”。代表们参观了样板房,对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贯彻落实《决议》建设郑东新区、改造中心城区基本情况
  (一)贯彻落实《决议》,建设郑东新区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三年多以来,市人民政府围绕“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决议》精神,按照“市场运作,自求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实施规划不动摇,坚持高标准建设不降低,坚持优化环境不放松,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在强化管理上动真格,在打造建筑精品上出新招,通过努力新区的建设取得很大的成果。
  CBD建设突飞猛进。CBD中央商务区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目前CBD入驻项目51个,其中45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2.7亿元,项目开工率达到88%,房屋开发面积210多万平方米。内、外正在建设的42栋高层中28栋已结顶,8栋已竣工。三大标志性建筑,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河南艺术中心正在稳步推进,美术馆、艺术馆主体已封顶。郑州47中高中全部工程已经结束。CBD会展桥、CBD内环南北运河桥、外环桥、黄河桥主体已完工通车。CBD中心湖工程基本结束。道路绿化栽植工作已全部结束。6个城市公园已全部完成。此外,龙湖南区入驻项目19个,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龙子湖区规划入驻高校13所,7所高校已开工建设。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起步区按计划续建、新建道路91条,总长度约176公里,总投资16.2亿元,完成投资约13.4亿元。现已通车道路44条,全长约97公里。开工建设桥梁33座,有19座桥梁达到通车条件。电力、热力管网敷设近125.6公里,新区热源站已完工,已具备供暖条件,“三河一渠”上游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治理长度19.6公里,完成投资约2.66亿元。景观绿化全面展开。今年绿化任务是完成49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截止目前开工的景观绿化面积约422.6万平方米,种植基本完成343.6万平方米,在建79万平方米。
  投资、融资,土地征用、收购及拆迁工作取得新突破。已累计引进项目166个,预计投资额超过210亿元,其中引进外资企业17家,合同利用外资10282万美元,实际利用3306万美元。上海绿地、南方香江、浙江中义、澳门宝龙集团、德国麦德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先后入驻。主动与省内外金融、债券及投资机构协调联系,多方筹集资金。今年以来共完成融资21.9亿元。今年征用集体土地9920亩,收购国有土地2205亩。新区出让和项目用地总成交价约66.92亿元,实际回收42.1亿元。拆迁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拆迁行政村19个,拆迁房屋278万平方米。规划安置小区5个。
  (二)中心城区综合整治情况
  2003年市委提出中心城区实现“三年大变样,五年上水平”的目标。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上下联动,目标明确,狠抓落实。三年间,全市共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其中市级投资124亿元,区级完成投资19亿元。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引入世界最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严格按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并制定详细的规划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施工,确保质量,强力推进中心城区的综合整治。经过努力,成效显著,“三年大变样”的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街市景观更加亮丽。全市新建道路40条,通车里程143.6公里,拓宽改造道路23条,新建立交桥4座。未来路、郑花路等一些道路的拓宽改造,极大的改善了沿线的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城市雨水污水排放能力增强,80项积水点改造工程完工。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产运行,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竣工。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正在紧张施工。结合四城联创工作,完成集贸市场改造8个,密闭化市场19个,整治达标“五小单位”13019个,改造、新建水冲式公厕754座。完成了对132条主要道路的拆迁、整治、粉饰等工作,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46万平方米;对570条、总长270.8公里的支路、背街小巷路面、道板、雨污水管道、路灯等设施进行了综合改造。对11座立交桥、968栋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6个公园及5个大型广场和15条精品街道进行了夜景灯光亮化。对京广、陇海铁路沿线进行了综合整治,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5万平方米并对沿线进行了绿化,面积达57万平方米。加大了对城中村及出入市口的整治和改造,对141个城中村和23条城乡结合部道路进行了综合整治。出入市口拥挤,混乱的状况得以彻底改善。
  河道整治效果显著、园林绿化发展迅速。对熊儿河、东风渠、金水河的环境进行了截污、绿化等方面的整治。特别是金水河的水源问题,得以根本解决。每日5万吨的景观水注入金水河,过去的臭水河,成为东部的一颗明珠。加大了对园林绿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城市公园达45个,绿化广场17个。游园156个,公共绿地面积达1470.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8%,人均公共绿地8.17平方米。公园、广场、游园均匀分布于城中,滨河公园贯穿市区,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停缓建工程整治及户外广告的治理工作取得突破。自2003年底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处置停缓建工程的决议以来,全市51项停缓建工程项目中,已复工建设31项,使郑州市更加美好。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室外广告视觉污染,政府制定了《郑州市户外广告规划》,目前相关部门正对此进行市场化运作。
  居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经过努力,广大市民盼望已久的蓝天白云又重新显现。关、停、并、转污染企业719个,取缔燃煤大灶5.05万个,建成区内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平均达到291天。全市建成一类社区288个,一类小区2084个。社区经过整治,环境改善了,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功能更加完备。
  三、进一步搞好郑东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的意见、建议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市中心城区的面貌和郑东新区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城区“亮、绿、净、美、畅”的目标基本实现,郑东新区“三年出形象”的目标也已基本达到。我市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正向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经过视察,代表们对郑东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表示满意。代表们说,郑东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了郑州市的形象,促进了郑州市的经济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针对中心城区改造和郑东新区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代表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郑东新区建设,实现“五年成规模”的意见、建议
  1.认真落实《决议》,严格按规划建设郑东新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坚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任何人,任何部门,不能以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规划,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新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进行。
  2.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不断提高新区的服务水平,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有利于新区发展的“直通车”,坚持优化环境不放松,杜绝不利于新区发展的各种路障和阻力。
  3.严格工作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实行目标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加强沟通协调,避免部门之间的扯皮与推诿,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4.严格质量保障,狠抓质量监督。坚持高标准建设不降低,实行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五大责任主体”及政府、社会、企业“三管齐下”的质量监督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不合格质量工程的发生。
  (二)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实现“五年上水平”的意见、建议
  1.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中心城区改造的同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以管理促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管理水平,将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改造工作的始终,不断提升建设工作的后劲和持久力。
  2.提高城市改造的整体规划水平,提升规划档次和品位。规划要有前瞻性,既要力足于郑州实际,又要有超前性。要将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统一,加大对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行路难,地下管网、路灯改造等规划建设不配套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保障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运用。
  3.立足我市实际,建立节约型城市。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合理运用资金,增加透明度,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过度浪费。
  4.加大中心城区管理的宣传力度,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公德意识,树立“郑州是我家,人人要爱她”的思想。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管理工作经验。形成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发展的良好意识,促进我市中心城区“五年上水平”目标的实现。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