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中共郑州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最近,市委又转发了《中共郑州市委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为我市的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良好环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进一步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正确把握和处理人大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首先,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作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的政权组织形式。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通过做好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作用,使党委关于地方国家事务的决策部署经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心愿,使党委推荐的重要干部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坚持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重要工作要报请党委批准后实施,从事人大工作的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作用,模范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委的决议、指示,做到与党委思想同心、工作同步。
其次,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服务中心工作与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自觉地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同级党委的总体部署,从人大工作的角度和特点出发,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认真履行各项法定职权。一是认真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按照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抓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等重大问题,适时作出决议、决定,提出审议意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把法律监督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要围绕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工作落实。同时,要把人大信访工作与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大涉法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选举、任免干部的有机统一,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坚持任前考法、任前公示、供职报告和工作评议制度,不断提高人事任免工作质量。
第三,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总结成功经验与创新工作机制的关系。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大工作只有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在总结、继承和发扬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我市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加强监督工作、依法任免干部、发挥代表作用、加强机关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做好今后人大工作的宝贵财富,需要认真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深入研究人大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大工作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中获得新的发展。要健全和完善常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要在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全面有效地行使《地方组织法》、《监督法》赋予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在运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进行工作评议等监督形式的基础上,探索运用质询权、特定问题调查权等刚性监督手段,提高监督的实效。要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实现新突破。通过探索创新,规范代表活动方式,有效组织好代表活动,建立完善代表履职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第四、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推进工作开展与加强自身建设的关系。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当前人大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正确处理推进工作开展与加强自身建设的关系,按照打造“学习型、干事型、创新型”团队的要求,深入扎实地抓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机关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人大工作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要求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政策理论、宪法法律以及科技、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把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第二,加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强常委会工作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常委会各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发挥好常委会工作机构在调查研究、协助监督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把人大机关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选拔任用、轮岗培训、挂职锻炼、脱产学习等渠道,进一步提高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优、业务技术精的人大干部队伍。第三,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转变作风。把执政为民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准则,增强人大工作的公开化程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依法履行职权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提出的意见、建议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大的各项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