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我委接到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2005年财政决算和2006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于8月11日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预算审查监督顾问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初审,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
一、对今年《报告》的总体评价
与会人员认为,今年的《报告》对去年的财政决算和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具体,实事求是,内容翔实,透明度高,符合郑州市实际。从2005年财政决算情况来看,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双双迈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收入完成了151026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5.9%;财政支出1540243万元,为预算的89.3%,比上年增长20.8%。实现了收支平衡,保证了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主要体现在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财政收入增长,保证了我市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财政支出。从今年上半年我市预算执行情况看,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执行情况良好,目前财政收入已完成1036694万元,为预算的62.5%,增长42.6%。在支出结构上也更趋合理,特别是在大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跨越式发展等重点项目上,迈出了新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初审会上,与会委员和顾问们对今年的《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要求市政府财政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支出比例和规模还不尽合理,支出管理力度应需进一步提高。如科技三项费用下拨晚、项目散、成果少等。
(二)政府采购规模占财政比例不高,政府采购项目未全部纳入政府采购。
(三)部门预算规范性还不够,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人员建议,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继续改进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强化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严格执行预算,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对重点专项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强化预算的约束力,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化。特别要对科技三项费用,立足立项论证科学,下拨时间要及时,要集中支持重点项目,并加强项目监管,对项目的立项、跟踪、验收等各个环节管理都要到位,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积极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着力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针对目前出现的政府采购范围过于狭窄,政府采购目录偏重于办公设备用品和办公相关的服务等问题,着力调整采购规模、范围和职能,加大对我市财政性资金量使用大的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的采购范围。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的公共职能,使其发挥更大效益,服务于我市经济建设。
(三)严格控制政府性负债建设行为,加强政府的债务管理,积极化解财政风险。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财力可能、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坚持政府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强化政府信用观念,坚持依法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权、责、利”和“借、用、还”相统一,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风险。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和谐郑州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四)进一步加强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细化财政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严肃税收纪律,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