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5年至今,郑州市内四区由开发商开发的315个住宅小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小区只有16个,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只有18所。”7月24-25日,郑州市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郝建生、白红战等带领下,针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执法检查。参与执法检查的代表们听取了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查看了市内四区部分住宅小区内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对彻底解决市区入学难问题进行了集体“会诊”。
“一号议案”,催生《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多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市区,使得教育需求剧增,现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新建小区数量增多,而小区内及周边地区缺少相应配套的幼儿园及中小学,从而出现了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难”问题,这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04年人代会期间,2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解决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难”议案,很快被会议作为“一号议案”确定,此后,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把解决孩子“入学难”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促使《条例》早日出台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工作。
2005年5月18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初审了该《条例(草案)》。5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生带领40名人大代表分4路视察了郑州市新建的22所中小学校。代表们深入工地现场,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目的是摸清学校建设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为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完善《条例》(草案)打下基础。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立法质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所立法规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市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于6月8日举行立法听证会,对条例(草案)的若干问题进行立法听证,收集到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6月21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再审了该《条例》修正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修改,概念界定更明确,使人大的监督更有力度,明确了教学用地“神圣不可侵犯”。为保证《条例》的立法质量,常委会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经过反复论证和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最终于2005年8月通过了《郑州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报省人大批准后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如果再不建新学校,这里就再也容纳不了上学的孩子”
“这里本来就是入学紧张的地段,现在四周已开发和即将开发的住宅小区已连成一片,如果居民全部入住,周围现有的学校再也容纳不了上学的孩子了!”在康桥华城规模宏伟的楼盘模型前,代表们了解到,康桥华城开发总占地面积达80亩,可容纳居民近万人,可自从2005年11月份开工建设以来,该小区没有配套建设任何教育设施。
代表们在现场看到,比康桥华城规模更大的帝湖花园、富田太阳城、燕庄改造工程等新开发小区都找不到应当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影子。
在实施老城区改造的民主路城区,代表们发现,由于老城区改造,已具有52年历史的老资历公办幼儿园---兴华幼儿园将面临关门的危险。由于改造过程中没有落实幼儿园的回迁政策,这所幼儿园的迁址补偿和选址迁建工作十分艰难,开发商为幼儿园选址竟然在高层建筑的大楼内,没有活动场地。
解决“入学难”前景不容乐观
“按照郑州‘十一’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市区需建中小学校75所,平均需每年建校15所,但是目前全市315个住宅小区仅配套建设了18所中学和幼儿园,其中公办的仅有4所。”代表们担心地表示,如果《条例》不能得以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些现象将使我市的中小学的入学面临更大的压力!
《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郑州市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用地的落实,制定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力地支持了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说,虽然近几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学校建设力度,部分缓解了入学压力,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今后几年的建校任务仍然很重。
代表们认为,市区内的中小入学难问题依然存在,大班额、超容量现象十分严重,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由此产生的择校热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中小学校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没有明确,资金难筹成为郑州市中小学校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进一步贯彻执行《条例》,千方百计地落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用地也是当务之急。
代表支招:加大投入、严格执法
“各级政府是贯彻执行《条例》、落实中小学建设用地的主要责任人!”检查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纷纷发言,为彻底解决入学难“支招”——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条例》的宣传落到实处。中小学建设是百年大计,全社会要行动起来,保障《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各级政府是学校建设的主导者,新校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避免奢侈浪费的现象;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切实把规划蓝图落实到位;要进一步严格执法,推进城市开发与学校建设统筹发展。对违反《条例》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逐项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贯彻落实《条例》要下决心,动真格!”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白红战在会上指出,《条例》既已开始实施,就要对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落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开展相应的专项检查,专题检查教育资金的落实情况和相关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情况,针对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政府承诺: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整改力度
“今后,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和整改力度,保障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市委常委、副市长赵瑞东在会上表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处理,按照《条例》严格执行。市教育、规划等部门将进一步完善《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并按照《条例》要求,将该规划及时纳入到郑州城市总体规划中,争取在2年时间内,将全市新的总体规划范围内所有中小学校全部确定其位置和规模。市政府也将编制和实施《条例实施办法》,对《条例》中的法规进行细化,从制度上为《条例》的深入贯彻提供保证。市政府还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向代表们和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