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2006年度及2007年1—9月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表时间 : 2008/3/25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2007年10月29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郑州市财政局局长   赵 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市本级2006年及2007年1—9月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6年度非税收入收支决算情况
  (一)市本级组织非税收入总体情况
  2006年市预算外局共组织各类收入568411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5亿元的126%,较上年增长33%。(按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新科目口径),其中:
  政府性基金收入272550万元(包括基金、附加和专项收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等),较上年182762万元增长49%;
  专项收入8281万元(主要是排污费、水资源费、运输管理费等专项管理资金),较上年5811万元增长42%;
  彩票资金收入4271万元(彩票机构上缴财政部门的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等资金),较上年4229万元增长1%;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91217万元(依据法律法规收取的各项收费),较上年178085万元增长7%;
  罚没收入16468万元,较上年8615万元增长91%;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010万元(经营、使用国有财产等取得的收入),较上年增长100%;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277万元(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收入、户外广告和停车场有偿使用收入等),较上年918万元增长2.57倍;
  其他收入69338万元,较上年43806万元增长105%(主要是热力入网费收入15184万元,建委劳保办代征社会保险金收入20450万元)。
  (二)市本级部分专项资金分类完成情况
  1、一般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成96151万元,为预算的97%,较上年增长10%。其中:
  教育部门收入完成31840万元(主要是中小学校各项收费等),为预算的77%,与上年持平;
  劳动部门收入完成7038万元(主要是技校各项收费以及统筹办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等),为预算的124%,较上年增长2.34倍;
  交通部门收入完成3934万元(主要是各类车辆通行费等),为预算的93%,较上年增长12%。
  (2)一般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89562万元,为预算的95%,较上年增长36%。其中:
  部门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84399万元,为预算的93%,较上年增长35%(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等);
  政府统筹调剂完成5163万元。
  2、一般城建资金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城建资金收入完成141292万元,为预算的102%,较上年增长30%。其中:
  城建税完成17812万元,为预算的88%,较上年增长4%;
  配套费完成25944万元,为预算的115%,较上年增长26%;
  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建部分73846万元,为预算的91%,较上年增长31%;
  其他一般城建资金收入完成23690万元,为预算的165%,较上年增长65%。
  (2)一般城建资金支出234043万元(支大于收的原因是动用上年结余和贷款安排),其中:
  城市管理经费支出28086万元,为预算的72%,较上年增长4%(主要用于城建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路灯电费等专项支出);
  城建项目支出137738万元,较上年增长10%;
  其它城建项目支出68219万元,为预算的80%,较上年下降22%。
  3、专项城建资金收支决算情况
  (1)专项城建资金收入完成26602万元, 为预算的91%,较上年下降4%。其中:
  污水处理费完成5378万元,为预算的40%,较上年下降63%;
  热力入网费完成15184万元,为预算的303%,较上年增长5.62倍;
  其他专项城建资金收入完成6040万元, 为预算的57%,较上年下降43%(主要原因是部分收费项目政策调整)。
  (2)专项城建资金支出27506万元,为预算的110%,按可比口径与上年持平。其中:
  污水处理费支出完成11672万元,为预算的124%,较上年增长21%(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和还本付息);
  集中供热工程支出完成11548万元,为预算的173%,较上年增长151%。
  4、国土专户收支决算情况
  (1)国土专户收入258069万元,其中:
  土地出让总价款194185万元;
  其他土地出让收入62269万元;
  土地收益租金1615万元。
  (2)国土专户支出217872万元,其中:
  土地补偿性支出170852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改制、易地迁建等项目支出);
  土地出让金入库4702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支出和各区城建补助)。
  二、2007年1—9月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市本级组织非税收入总体情况           
  2007年1—9月市预算外局共组织各类收入48879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50亿元的97%,较上年同期增长31%。其中:
  政府性基金收入229154万元,较上年同期207802万元增长10%;
  专项收入5380万元,较上年同期6071万元下降11%;
  彩票资金收入3708万元,较上年同期1083万元增长2.42倍;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61515万元,较上年同期111203万元增长45%;
  罚没收入10156万元,较上年同期8675万元增长17%;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113万元,较上年增长100%;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370万元,较上年同期2284万元增长91%;
  其他收入73402万元,较上年同期23689万元增长2.09倍(主要原因是热力入网费收入32698万元;建委劳保办代征社会保险金收入17813万元)。
  (二)市本级部分专项资金分类完成情况
  1、一般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成79325万元,为预算的77%,较上年同期增长9%。其中:
  教育部门收入完成38063万元,为预算的97%,较上年增长38%;
  劳动部门收入完成6468万元,为预算的75%,较上年增长9%;
  交通部门收入完成3109万元,为预算的68%,较上年增长12%。
  (2)一般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71829万元,为预算的80%,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
  部门预算外资金支出完成70431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政府统筹调剂完成1398万元。
  2、一般城建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城建资金收入完成148800万元,为预算的98%,较上年同期增长39%。其中:
  城建税完成18804万元,为预算的84%,较上年同期增长22%;
  配套费完成23999万元,为预算的97%,较上年同期增长12%;
  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建部分90691万元,为预算的103%,较上年同期增长35%;
  其他一般城建资金收入完成15306万元,为预算的136%,较上年同期增长3%。
  (2)一般城建资金累计支出2749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
  城市管理经费支出37936万元,为预算的80%,较上年同期增长55%(主要原因是调资和新增道路绿地);
  城建项目支出1714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
  其它城建项目支出65545万元,为预算的74%,较上年同期增长10%。
  3、专项城建资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专项城建资金收入完成42311万元, 为预算的132%,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2.40倍。其中:
  污水处理费完成3246万元,为预算的22%,较上年增长3%;
  热力集资费完成32698万元,为预算的594%,较上年同期增长6.26倍;
  其他专项资金收入完成6367万元,为预算的55%,较上年同期增长32%。
  (2)专项城建资金累计支出30137万元,为预算的114%,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95%。其中:
  污水处理费支出完成11606万元, 为预算的101%,较上年增长65%;
  集中供热工程支出15730万元,为预算的151%,较上年同期增长2.46倍。
  4、土地出让收支完成情况
  (1)国土收入完成情况203045万元,其中:
  土地出让总价款138134万元;
  补交土地价款24072万元;
  划拨土地价款11911万元;
  其它土地出让收入1230万元;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27698万元。
  (2)国土支出完成情况193467万元,其中:
  征地、拆迁补偿和土地开发支出58212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收购土地过程中支付的土地补偿费等成本性支出);
  城市建设支出90691万元(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支出和各区城建补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3600万元;
  土地出让业务支出444万元;
  其它土地支出40520万元(主要用于破产或改制国企职工安置费和上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支出)。
  三、不断完善银行代收体系,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一)加强票据管理,全面实现以票控费
  为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我们在清理收入过渡账户、清理收费项目、清理收费票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票据管理,积极推行银行代收。将收费票据分类管理,一类是我们自行设计印刷的《缴款通知书》,面向执收执罚单位发放;另一类是省财政厅印制的《专用收据》,面向代收银行发放。执收执罚单位向缴款人开出《缴款通知书》,缴款人到代收银行缴款并索取《专用收据》,代收银行将资金存入财政专户,为缴款人打印《专用收据》,将收费信息即时发送给财政部门。目前我市已全面推行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银行代收制度,从根本上实现了以票控费。
  (二)完善代收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
  从2006年7月起,代收银行由原来的四家扩大到包括商行、交行、建行、工行、农行、中信、浦发、市农信、郊农信和邮政储蓄10家金融机构。目前郑州市区内代收网点67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3个,大大方便了缴费人,为组织非税收入建立起了有力的支撑平台。今年银行代收资金达到47.8亿元,占代收总额的98%。根据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的要求,经过2006年紧张筹备,自今年元月1日起,交警罚款异地代收系统正式运行,截至9月30日,该系统代收交警罚没收入5001万元。其中,通过交换信息,外地代收我市收入345万元,我市代收外地收入699万元,代收本地收入3957万元。2007年4月,市预算外局在各县(市)区原有银行代收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财网”进行开发升级,正式运行了全市非税收入电子信息系统,对于及时掌握全市各级财政非税收入征收进度,指导征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三)加强土地资金征管,规范支出使用范围
  200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国土资金的收支范围,并要求从2007年元月1日起,国土资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在地方国库中设立专账,专门核算土地出让收支情况。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前九个月共组织土地出让收入203045万元,组织入库181690万元,安排支出193467万元。
  (四)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
  近年来,我们对市直所有财政供给单位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市直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一样,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审批程序和监督办法进行管理。在收入管理方面,计划编入部门预算,资金通过银行代收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在审批程序上,按部门预算的审批程序审核报批;在拨款方式上,全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办理;在支出管理方面,各支出处室对所分管的市直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以上措施的实施,使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真正实现了统筹安排,严格管理,合理使用。
  四、积极筹措城建资金,不断加强支出管理
  (一)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去年以来,我们会同市物价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写出专题报告,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提出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规范调整的具体意见。今年7月1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调整方案,9月24日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公布取消了征地配套费、建筑配套费、城市绿化费、供暖入网费、燃气入网费,统一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的收费政策自2007年10月1日起执行,为今后筹措城建资金提供新的政策依据。在新的配套费政策中重申了加强征管、控制减免的原则,坚持由财政先行收费,再由规划部门发放《建筑工程许可证》,所有减免必须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程序,有效堵塞了收入中的各种漏洞。
  (二)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努力保障建设需要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依据市发改委下达的城建投资计划,我们在积极组织城建资金收入的同时,适当申请银行贷款,在面对央行紧缩信贷规模、连续上调贷款利率的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努力保障建设资金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融资工作。一是除以市预算外局为贷款主体,还以还本付息为承诺协调市属公司为主体申请贷款;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同时,把握有利时机委托百瑞信托公司、中原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建设资金。
  在筹集银行贷款过程中,我们高度防范债务风险。一是做好现金调度,保证到期贷款按时还本付息;二是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争取中长期贷款置换短期贷款,争取项目贷款置换流资贷款;三是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在担保贷款的基础上,努力争取信用贷款,还将专项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申请贷款。去年以来,向工行、建行申请的5-9年期长期贷款,均已批准并陆续投放。
  (三)加大城建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不断完善
  去年以来,围绕跨越式发展和四城联创共安排城建项目206项,计划总投资:46.11亿元,截至目前已竣工项目113项,在建工程项目93项,累计完成投资30.92亿元。以上投资一是用于市政工程建设,打通了郑开大道、未来大道、南三环东段、东风路西段、中原西路、新柳路、秦岭路等,拓宽了新郑路、冉屯路、伏牛路、金水路东段等,建设了货栈街-中州大道立交、郑汴路-中州大道立交、二道街北闸口立交等,综合整治了中州大道、中原路、花园路、行政区道路等,解放路立交试桩工程已完工,火车站西出口广场工程一期拆迁基本完成,金水路智能交通信号工程投入使用;二是用于市政管理,实施了道路复浇、夜景照明、路灯改造、人行道板改造、道路设施综合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等工程,建设了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完成了对全市出市口的综合整治;三是用于园林环卫、河渠治理等,实施了东风渠、索须河、贾鲁河、七里河的截污、清淤、护砌、绿化等,治理了市区明沟、背街小巷、雨污水管网等,建设了文化公园二期、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等,对市内各区实施的工程及小城镇建设等进行以奖代补。城建资金的巨额投入,确保了众多项目的实施,从而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打造了精品街区,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文化品位。
  (四)加强城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城建资金支出管理上,我们严格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制定了《郑州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签证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审核下达的投资计划,根据施工合同、工程预算、工程进度以及轻重缓急拨付资金,预算外局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相互配合,对工程项目从招标开始实施全过程监督。对专项城建资金和城市管理经费编入部门预算,按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审批程序和监督办法进行管理。利用拨款手段督促所有工程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同时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了解资金需求,加强财务管理,开展效益评价,充分发挥城建资金的投资效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06年以来,我们为做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工作做了很大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仍有少数非税收入项目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城建资金收支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央行上调贷款利率,紧缩贷款规模,加大了融资工作的难度。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积极筹措城建资金,加强项目支出管理,为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