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参考)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为认真贯彻《预算法》和《河南省预算监督条例》,加强对非税收支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我市非税收支管理,提高市政府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确保“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全面落实。10月16日,在王平副主任带领下,组织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分别听取了市财政局对我市2006年度及2007年1—9月份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非税收入征缴和管理情况的汇报。现将这次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
通过视察,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具体,分析准确,符合郑州市实际。
2006年至今,市财政部门通过规范收支,严格管理,市本级非税收入收支完成情况较好,各项非税收入快速稳定增长。2006年,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568411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5亿元的126%,比上年同期增长33%。今年1—9月份,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了48879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50亿元的97%,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一)深化了“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2006年以来,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财政部、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清理收入过渡帐户,整顿收费项目,不断加强票据管理,全面实现“以票控费”,完善银行代收制度,扩大银行代收范围,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有关规定,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银行代收管理,确保了应收尽收。
(二)配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推行,强化了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为强化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市财政部门在加强对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批和监督的基础上,将资金全部通过银行代收,直接进入财政专户。拨款方式也全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办理。市直各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在审批程序上和支出管理上都全部实行了统一管理,预算内、外资金实现了统筹安排。同时,加大了稽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收支两条线”的违规行为,“收支两条线”日趋规范。
(三)严格执行中央政策,加强土地资金征管,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央新政策,将国土资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和支出严格按新政策执行,彻底实行了“收支两条线”。仅此一项,今年1—9月份共组织土地出让收入175348万元,组织入库123245万元,安排支出了110286万元。非税收入收支做到了严格管理,合理使用,为我市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目前我市非税收入收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仍有少数非税收入项目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城建资金收支需进一步加强。
(三)由于国家进一步上调贷款利率,紧缩贷款规模,我市的贷款融资工作困难加大。
三、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非税收入逐年增长,要确保财政资金合理、有效、有序运行,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非税收入收支的管理。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规范收支范围,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通过银行代收这个平台,确保收支脱钩,做到应收尽收。
(二)加大组织城建收入的力度。政府对改善城市环境所形成的资源要推行有偿使用的办法,特别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财政部门要转变观念,拓宽融资渠道,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可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市政建设资金,在发行信托计划融资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以减轻财政压力,努力保障我市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加大对非税收入资金的管理,提高城建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力度。要实行刚性管理,全程跟踪,强化监督,健全对城建资金的监督检查机制,使其步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四)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问题。探索新的融资模式,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做好资金调度。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管好用好资金,防止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