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郑州人大工作正文

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发表时间 : 2008/5/30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郑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自2004年组成以来,就十分关注郑州市中小学入学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通过督办代表议案、监督22所中小学建设、立法和做出决议等措施,连续4年跟踪督促,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督办议案

      20044月,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陈蕾等15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并颁布<郑州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条例>解决市区幼儿园中小学入学难的议案》、崔巍等12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并实施<郑州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条例>的议案》、魏怀昌等15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呼吁<郑州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条例>尽快出台的议案》。大会主席团审议后高度重视,决定三案并一案,列为“一号议案”,交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室审理。法制室接到议案办理通知后,对三项议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听取了市政府法制局的意见,并组织部分提议案代表到市教育局进行了调研。2004610,市人大常委会召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及法制室的负责同志,围绕制定《郑州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大家认为:从总体上看,郑州市现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总量不够,且布局也不够均衡,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明显滞后。为扭转这一局面,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入学难问题,制定《郑州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管理条例》很有必要。市政府应抓紧做好立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积极准备,争取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05年立法计划。为此,建议该议案经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交市政府研究办理,并要求市政府于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前,将办理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督建学校

      2004年秋季入学时,郑州市中小学入学难问题非常突出。为督促政府解决“中小学入学难”问题,200410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检查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为切入点,深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市区中小学调研。代表们找出了“中小学入学难”的症结——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现有学校数量严重不足。调研引起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决定投资5亿多元在市区新建22所中小学,并将此列入为民办的10件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督促政府新建22所中小学的诺言如期兑现,就成为人大常委会2005年监督的重点。2005524,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40名人大代表,对新建22所中小学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针对视察中发现的因建设资金短缺而导致不能如期动工的问题,代表们建议,市政府要把新学校建设纳入政府投资预算,加大资金协调力度,确保所需资金到位,避免形成新的工程拖欠。郑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柳身向人大常委会和视察代表们承诺:郑州市2005年完成22所新建学校的目标不能动摇,要求各区及相关部门要倒排工期,科学施工,保证学校的建设进度和质量。5月底,市政府用于新建学校投资的4000万元到位,6月底5100万元到位。他要求相关部门抓紧与银行联系,争取贷款,各区也要千方百计加大筹资力度。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22所中小学校中的15所在当年秋季完工并招生,另外7所也于该年底完工,缓解了市区中小学入学难问题。

    为民立法

      新建22所中小学只是缓解市区中小学入学难的权宜之计。随着市区新建居住小区的不断增加,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依然很严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入学难的问题,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制定《郑州市城市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列入2005年度地方立法计划。2005517,备受各界关注的《条例(草案)》由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条例(草案)》对教育用地规划、资金来源、建校责任等问题作了细致的规定。为集中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拓宽群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渠道,切实提高这部地方法规的立法质量,68,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就《条例(草案)》中若干重点问题听取各界代表的意见。825,在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这部几经修改完善、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表决获得通过。自此,郑州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作出决议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生在谈到郑州市中小学入学难问题时指出,建设22所中小学是在“入学难”的重压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被动的。政府更应主动做好城市中小学建设发展规划,防止这种被动应付、突击建设的现象再次发生。《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政府要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078月,郑州市政府将历时2年多时间编制、数次修改后的《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规划(草案)》详细规定了到2020年郑州市市区中小学校建设的数量、类型、位置、规模等,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建设用地需求。820,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对该规划草案进行了初审。1212——14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该规划草案,作出了关于批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决议,要求市政府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任何人、任何部门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规划。

       按照《规划》要求,至2020年,郑州市初中、高中普及率将达到100%,老城区小学将达276所,初中129所,普通高中50所(完中3所)。郑州市小学班额也将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控制在45人,生均用地将达到17.5㎡;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生均用地20.4㎡。自此,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的跟踪督促下,郑州市中小学入学难问题的解决有了法律和规划的保障,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个孩子不再是梦想。□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