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郑州人大工作正文

横跨亚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发表时间 : 2008/8/6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共和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城市。

      我向往伊斯坦布尔美丽的风光,更崇尚它2600多年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就把伊斯坦布尔设为首都,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这里又成为东罗马的首都。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这座城市,穆罕默德二世在此建都,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同时也宣布了拜占庭帝国统治的结束。

        伊斯坦布尔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历史古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历史半岛”上,集中了众多的历史和文化遗址。“历史半岛”是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向东延伸的一块不大的区域,同时也是君士坦丁时期的旧城所在地。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在这里镌刻下了深深的历史文化痕迹,宏伟的教堂、清真寺,豪华的宫殿等也都座落在这个半岛上。

        接待我们的是土耳其中国旅游协会主席美提,他曾在日本、新加坡、中国工作过近20年,普通话讲得很流利,熟悉中国历史人文,热情友好而富有幽默。他首先送给大家一本伊斯坦布尔地图册,还有一只漂亮的“土耳其蓝眼睛”,说是挂在胸前会带来吉祥和幸福。他的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激起了活泼热烈的气氛。

        美提没有把我们带进宾馆,他说时间还早,大家的时间很宝贵,应该多看一些,多了解我们这个城市。他直接把我们带到了著名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该寺建于1609年至1616年,规模宏大,可容纳5000人同时作礼拜。寺内的墙壁全部用蓝、白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透过红蓝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线,反射在蓝色的磁砖上,放出奇幻迷离的色彩,所以又被称作“蓝色清真寺”。美提说,伊斯坦布尔清真寺多不胜数,但其它清真寺都只有4座宣礼塔,而蓝色清真寺有6座宣礼塔,这在全世界也是唯一的,足见蓝色清真寺的尊贵地位。

        蓝色清真寺的正门前,便是著名的拜占庭时代的战车竞技场。广场的看台和许多纪念碑等古老建筑,因为岁月流逝,风雨侵蚀和地震已不复存在,仅剩三座纪念碑巍然屹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一座是塞奥西斯的“奥拜里斯克”方尖碑,是从埃及运来的;一座是用青铜制造的蛇柱;另一座是君士坦丁“奥拜里斯克”方尖碑。我虽然不太了解三座纪念碑的历史和内涵,但我深知它的古老与珍贵。

        漫步在古老的战车竞技场上,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喷泉溅玉,鸽群飞翔,土耳其的国花——郁金香五颜六色,竞相开放。草坪边的坐椅上,年长的老者在休闲交谈,年轻的男女深情依偎,博斯普罗斯海峡的海风轻轻吹拂。遥想这里曾经的刀光剑影,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安详和珍贵。

        我们入住的宾馆,窗口正对马尔马拉海岸的“历史半岛”。奔波了一天,我却没有一丝疲乏的感觉,站立在窗前,遥望城市的万家灯火,遥望一艘艘渡轮犁开深蓝色海水激起的浪花,真是心旷神怡。

        第二天的行程是紧张的。9点我们乘游轮观赏博斯普鲁斯海峡及横跨海峡,连接欧亚大陆的大桥。碧波万顷,海鸥翱翔,海峡的左侧是欧洲,右侧是亚洲。游轮先是停泊在欧洲,然后又停泊在亚洲,让大家充分感受伊斯坦布尔是横跨亚欧之城。穿过凌空飞架连接亚欧大陆的大桥,游轮在亚洲的恰米利卡山下的码头靠岸,登上恰米利卡山,高耸的电视转播塔、通讯塔和一些坚固的建筑,说明它是控制海峡的要塞。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连接里海和地中海的要道,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繁忙的航运给土耳其带来了滚滚财富。放眼远眺,灿烂的阳光下,美丽的伊斯坦布尔尽收眼底,尽情地展示着她娇媚的容颜。

        朵玛巴恰皇宫,又被称为“新皇宫”,位于马尔马拉海滨,建于1000多年前的鄂图曼帝国没落时期,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宫殿建筑。19世纪中叶,鄂图曼君王花费10亿马克的巨资,将皇宫改建成了当时欧洲最富丽的皇宫。皇宫占地7000公顷,有43间厅堂、70间浴室、285间房间,用于装饰所耗费的黄金、白银多达50吨,水晶楼梯扶手,豪华水晶吊灯,最大的一盏重达4.5吨,为世界之最,还有各国君王赠送的奇珍异宝,包括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等,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人称可与英国白金汉宫媲美。皇宫设有码头,可直接登船出海。皇宫建成后,有6位国王曾在这里居住。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土耳其民族英雄、首任总统凯末尔一直在这里办公,直到去世。如今,皇宫已改为博物馆,但仍由军队管理,戒备森严,足见其重要和威严。

        托普卡匹皇宫,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心,现在又称“老皇宫”,是1478年在拜占庭帝国宫殿的基础上建造的,位于伊斯坦布尔旧城区一个名为“皇宫鼻”的小山顶上,原名“托普卡帕城堡”。皇宫几经扩建,规模宏大,三道大门分别被称为祈福门、幸福门、欢乐门,最后是后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也是国王取乐的地方。托普卡匹皇宫也已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土耳其历代君主收集的珍宝:苏丹的王冠、镶有绿宝石的纯金宝座、镶有数百颗名贵钻石的盔甲、重85克拉周围又镶有许多小钻石的巨钻等,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特别令我感到亲切的,是当年曾拥有1200名厨师,每天做5000人饭菜的皇宫御房,如今已改为中国瓷器展览馆,收藏着12000余件中国明、清等时期的瓷器,精美绝伦,我在国内从来没有看到过数量如此巨大,品种如此繁多、工艺如此精美的古代瓷器。我放慢脚步,看了又看,留连忘返,美提催了几次,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骄傲,又为它们流落海外而悲愤。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时期建筑中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建于公元1537年,先作为基督教堂使用了916年,又作为清真寺使用了418年。这座长方形的建筑,是两位亚洲设计师设计的,用了16年才全部完工,高大的圆顶使它显得气势非凡。奥斯曼帝国法提苏丹征服君士坦丁堡后,用灰泥覆盖掉将圣索亚非教堂内精美的马赛克壁画,更改为了清真寺,不料想这反而使壁画得到了完好的保存。19352月,土耳其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下令,将圣索非亚教堂改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这些被灰泥覆盖的珍贵壁画经过精心整修重见光明。听了美提的介绍,走进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杰作,回顾它由教堂——清真寺——博物馆的变迁历程,发人深思: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创和谐。

        伊斯坦布尔古迹众多,车行市内,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城堡、古渡槽时常从窗外掠过。我们行色匆匆,只能是走马观花了。

        伊斯坦布尔,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景美丽,横跨亚欧的城市。□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