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发表时间 : 2008/11/18 来源:郑州人大网

——2008年2月28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 34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白红战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2008年1月16—24 日在郑州召开。这次会议是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在省委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向大家传达一下会议的主要精神。
  一、会议的指导思想
  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组织和动员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会议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是一次换届大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省“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听取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二是选举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河南省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选举省政府领导成员、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审议情况
  因为这次会议是一次换届大会,李成玉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省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2008年的工作重点。
  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体现为“四个前所未有、一个历史性转变、一个显著提升”:全省经济协调增长之快前所未有,发展质量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城乡面貌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之多前所未有,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河南整体形象显著提升,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
  关于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省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两大跨越”,再经过五年的发展,力争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经济强省建设实现新跨越,到 2012年经济总量突破2.5万亿元。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到 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和谐中原建设扎实推进,到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7000元和6000元左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 2012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20%左右。
  关于2008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是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六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省委、省政府非常关注和支持郑州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到事关郑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提出要重点抓好郑州海马 15万辆轿车项目建设,继续抓好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大做强,深度开发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在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上,提出要抓好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郑州火车站西出口改造项目建设,加快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辟国际货运和国内客运航线。在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上,提出要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开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电信、金融同城和旅游、文化、广电等资源整合共享;加快郑汴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城市群核心区建设,加快完善郑州等城市新区功能,促进郑洛、郑新、郑许呼应发展。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上,提出要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积极推动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部署和安排,将有力推动郑州的发展,我们要抓住和利用好这些机遇和条件,积极主动地搞好配合和协调,使这些部署尽快实施,为郑州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月16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参加了郑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作重要讲话,对郑州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徐光春说,作为河南的省会,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影响全省大局,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十分重视郑州的发展。在过去的日子里,郑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再加上郑州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苦干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态势,“六个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为河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衷心地希望郑州在整个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使郑州千方百计地成为科学发展的领跑者,千方百计地成为改善民生的领跑者,千方百计地成为社会和谐的领跑者,要千方百计地成为党的建设的领跑者。
  一要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领跑者。郑州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河南的发展,郑州要成为整个河南的首善之区,首先要成为科学发展的领跑者,这也充分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如果郑州的经济实力不够强,就无法带动整个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不能仅仅是自己跟自己比,还要比自身的发展对全省发展的带动力有多大,要像沈阳一样带动整个辽宁经济的发展,要像武汉一样带动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要像广州一样带动整个广东经济的发展。
  二要成为全省改善民生的领跑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的成果,让郑州的老百姓比全省其他 18个城市的老百姓生活过得都要好,要让大家都羡慕郑州、向往郑州。
  三要成为全省社会和谐的领跑者。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要让大家都感到郑州是全省最安全、最和谐的城市,是全省最好的城市。
  四要成为全省党的建设的领跑者。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让郑州的党组织最有战斗力、干部最廉洁、党员最有奉献精神。郑州已经涌现了一个任长霞,今后还要更多地涌现出任长霞式的人物。
  徐光春书记结合全省和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郑州要成为全省的“四个领跑者”,这是省委对郑州市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提出的新要求,对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1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义受徐光春主任委托,代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省十届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立法为民,突出立法重点,注重立法质量,实行民主立法,制定了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河南特色、符合实际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审议通过省本级法规 75件,批准郑州、洛阳两市法规73件。
  监督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切实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信访监督工作,努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营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紧紧围绕中心决定重大事项。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时作出决议、决定49件,收到较好的效果。
  代表工作更富有成效。坚持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人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着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拓展为代表服务的渠道、注重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等,支持、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
  在谈到过去五年工作的体会时,报告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必须坚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三是必须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保证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人大履职的各个环节。
  (二)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人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坚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中原,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三)做好人大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真诚听取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要求,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四)做好人大工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很强,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致力于权力行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关于大会选举的情况
  根据会议日程,1月23日上午,大会进行了第一次选举,徐光春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柏拴、王菊梅、刘新民、张程锋、铁代生、储亚平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会还选举出了166名我省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其中,郑州市推荐的汤玉祥、虎美玲、宋丰年、赵明恩、赵建才、毛杰、张洪恩、张瀛岑、王熙慧、姚忠良、郭振甫、释永信、薛景霞等 13名同志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3日下午,大会进行第二次选举,李成玉当选为省长,李克、孔玉芳、史济春、秦玉海、张大卫、徐济超、宋璇涛、刘满仓当选为副省长;张立勇当选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蔡宁当选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还选举了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委员。
  六、徐光春书记在大会闭幕式上讲话的主要内容
  在大会闭幕式上,徐光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过去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围绕崛起谋发展,围绕跨越献力量,以崛起促跨越,以跨越推崛起,各项工作都创造了新业绩,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新征程。
  徐光春指出,这几年河南省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仅仅是跨越发展的开始。我们即将开始的新跨越,就是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难攻坚,勇于进取,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徐光春强调,实现新跨越,关键是做到指引更有力、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保证更坚强。指引更有力,就是要自觉地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工夫,为跨越发展安上“方向盘”和“助推器”。思想更解放,就是要借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东风,认真总结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热潮,善于用大视野、宽眼界认识自己,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善于用高标准、高水平要求自己,在纵向比中找不足,在横向比中找差距,在综合比中找动力;善于用大气魄、大胆略激励自己,敢字当头,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勇于变革,永不僵化。精神更振奋,就是要有志存高远的抱负,立大志,干大事,争一流;有创新创业的激情,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有克难攻坚的勇气,敢于迎难而上,经得住复杂环境和艰难困苦的考验。保证更坚强,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决策更科学,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协调性;使力量更凝聚,始终保持党内团结、党政团结、干群团结,群策群力谋发展,合心合拍干事业;使作风更过硬,自觉践行“两个务必”,大兴“严细深实”之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徐光春强调,今后五年,是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期,也是河南省人大工作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行使好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学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的模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完善各项职能,切实提高议事效率和决策水平,真正把人大建设成为高效、廉洁、创新、务实、人民群众信赖的国家权力机关。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对我省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了2008年的工作重点,徐光春书记还对郑州提出了努力成为全省“四个领跑者”的要求,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和徐光春书记的要求,对于我们谋划和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常委会要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根据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常委会2008年的工作,不负使命,不忘嘱托,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全市人民一道共创郑州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