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2008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09年8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09/9/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审计局局长 李连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郑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8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的审计理念,以规范管理、促进机制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目标,以预算编制与执行为重点,特别是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本年度的审计,围绕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涉及20个部门和单位、15个政府投资项目。同时对解决民生问题的6个专项资金、以及4个其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共查出应缴未缴财政收入1356.98万元,偷逃税款38.39万元,挤占挪用专项资金4048.5万元,政府投资项目审减节约资金24246.84万元。
  从总的审计情况看,2008年,我市财政工作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继续加强收入征管,市本级一般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180672万元,为预算的107.53%,同比增长15.01%;基金预算收入653946万元,为预算的224.83%,同比增长230.68%。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1%;一般预算收入质量名列全省前茅。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需认真加以纠正和改进的问题。
  一、市本级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一)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市地税征收机关存在不按规定期限收缴的现象,客观上形成人为调节税收收入行为。经对20户企业纳税申报资料的审计,未按规定收缴税款合计:41944万元。其中: 4户企业2008年少缴企业所得税5683 万元;2007年度应缴税款调节至2008年度缴纳24620 万元;2008年应缴税款延至2009年度缴纳 11641万元。
  (二)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比例过大。共发生类以上科目调剂14项计110657万元,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10.9%,其中:调增市本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096万元,调增“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064万元,调增“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106万元,分别占该项年初预算的22.4%、121.2%、37.9%;调减“其他支出”79481万元,为该项年初预算的47.5%。
  2.未提请本级人大审查批准调整预算。主要是省追加指标和增发国债补助38158万元,省财政结算事项4845万元,两项合计43003万元,通过预算调整方式将财力平衡预算,未报经人大审批。
  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未涵盖工程采购。致使年初预算29685万元,仅占实际执行预算金额162380万元的 18.3%,弱化了预算应有的约束力。
  4.向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67次会议报告的超收安排情况不够细化。该《报告》只报告了8个方面18个项目的超收安排情况,而当年实际安排了375个子项目,涉及213个单位13个预算科目。由于超收安排项目不具体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的有效监督。
  (三)预算收支中存在的问题
  1.人为调节收支。收入方面,一是市契税征收管理中心应缴契税收入45457万元,当年未入库;二是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应缴预算收入236833万元,当年未入库。支出方面,市财政局将已列作预算支出的45718.1万元,调至“暂付款”挂账。影响了当年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收入的真实性。
  2.扩大预算支出范围。在本级预算支出中列支省属预算单位中牟县和巩义市补助资金共计21445万元。
  3.廉租住房支出比例偏低。2008年市本级国有土地出让净收入461020万元,而当年用于廉租房支出为5809万元,仅占土地净收入的1.26%,未达到国家10%的比例规定。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按到期合同归还财政资金。2008年4月市自来水公司向预算外管理局借款3000万元,至今仍有1000万元逾期未还,且未采取追偿措施,导致财政资金被长期占用。
  2.未严格执行城建还款计划。按照2008年第二批、第六批城建投资计划,市财政应归还贷款到期本息52972万元,实际归还36748万元,少归还16224万元。
  (五)其他财政资金审计情况
  1.市财政局下拨各县 “集雨设施补助经费”,要求用于建集雨水窖。经查,荥阳市和登封市随意将其变更为农业支出项目。扣除已建水窖支出,分别形成挪用专项资金80万元和102.7万元。
  2.市本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户截止2008年底,共向外有偿投放资金8725万元。经查,该项资金缺乏监管,长期不能收回,且账上未见收益,造成一定的债务风险。
  二、部门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今年共对20个部门和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经过多年的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属管理方面的较多,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主要问题是:
  (一)应缴未缴财政。有4个单位共计934.3万元,其中:市公安局31.6万元,房管局862.2万元,尖岗水库40万元。
  (二)挤占挪用专款。有12个单位挤占挪用各项专款4048.5万元。其中:市契税中心挪用契税收入发放营业税、个税补贴2197万元、支付契税助征费135万元;规划局公用经费挤占专款679.5万元;水利局注册公司挪用专款334.2万元;公安局挪用基建专款90万元;司法局挤占专项事业费60.1万元。
  (三)专项资金与经费混同使用。有3个单位涉及金额4445.4万元。其中:市环保局31项专项经费3091.3万元,旅游局2项专项经费1094.7万元,石佛劳教所2项专项经费259.4万元,分别与其他经费混同使用。
  (四)专用基金多头开户。市房管局将物业维修基金191397.4万元,违规以活期、定期方式分别存放在9家银行的27个账户。
  (五)偷漏税款。4个单位偷漏税款38.4万元。其中:奖励民营企业家未代扣个人所得税20万元,公安局7.6万元,规划局7.6万元。
  (六)乱收费。市规划局下属规划分局违规收取工作经费共300.2万元。
  (七)其他问题。在对20个单位的审计中还发现以下几类违规问题:一是应计未计收入3075.6万元;二是不合规票据入账396.6万元;三是未执行政府采购324.4万元,四是超标准超范围列支行政经费1057万元。
  三、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09年安排政府投资审计项目21项,截止7月底完成15项。
  15项工程报送的工程决算送审金额为143629.8万元,经审计,审定金额为119382.9万元,审减金额为24246.9万元,综合审减率为16.9%。其中:十条精品街建设整治工程审减9038.9万元(不含沿街立面整治),审减率15.1%;107国道综合整治工程审减9208.2万元,审减率23.8%;金水路东段改造工程审减3216万元,审减率29.3%;外国语中学校园改造项目审减386.7万元,审减率12.5%;郑州市思齐学校建设项目审减1985.5万元,审减率20.8%;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审减411.7万元,审减率1.9%。
  从以上可以看出,审减额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施工单位受利益驱动,重报多报工程量或高套定额,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在工程管理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变更频繁,影响工程进度及增加工程造价,施工合同操作程序不规范、部分工程未按规定进行招标、部分项目为赶工期,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定等。
  四、有关民生资金的专项审计和调查情况
  民生问题是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当年审计报告时,也提出审计要关注民生问题。据此,今年的审计工作中,我们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民生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针对近年我市出台的一些惠民政策是否落实,还存在哪些需改进的问题,选择了6项涉及民生问题的专项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情况
  我们组成12个审计组,对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重复参保多申领财政补贴。通过核对参合人员信息,发现有2746人重复参保,多申领财政补贴23.9万元。
  2.少计提上缴新农合风险基金。我市有5个县(市)区未按规定计提上缴新农合风险基金,共计815.5万元。
  3.超标准收取诊疗费。我市各级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均存在未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超收诊疗费现象。经抽查14家定点机构,共计多收取诊疗费404.6万元。
  4.使用自费药品比例偏高。我市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均未严格执行使用自费药品“乡级不得超过10%,县级不得超过15%,省、市级不得超过20%”之规定,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经抽查某医院10名新农合住院病人,使用自费药品占住院总药品费用的比例高达51%。
  5.未按规定标准补偿病人住院费。经抽查,登封市某医院对83名住院病人,未按照规定标准补偿住院费用。少补偿病人住院费用0.9万元。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项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了较为规范有效的相关制度,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低保补助标准,并已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据对登封市的抽查发现,一是该市财政局挪用城市居民低保资金54万元;二是有6名低保对象重复享受低保金,违规领取农村低保金3960元;三是在低保资金管理环节还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认定不规范、低保人员档案资料不完善等问题。就全市而言,2008年底城市居民低保资金结余过大,高达2584.4万元。
  (三)养老失业保险基金征管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
  为有效监管老百姓的“养命钱”,我们对全市2008年度三项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挤占挪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截止2008年底,新密市、中牟县、荥阳市、登封市、上街区、巩义市、惠济区、新郑市8个县(市)区挤占、挪用农保基金,累计706万元,占基金总额的14%。
  2.违规投资,造成农保基金到期无法收回。经调查,新密市、荥阳市、登封市、巩义市4个县(市)区为追求高回报,违规操作运营,造成农保基金投资风险。截止2008年底,有858万元到期无法收回,占基金总额的17%。
  3.基金欠缴严重。截止2008年底,市本级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欠缴单位分别为2405和103个,分别占参保户数的18.4%和19.2%,累计欠费额达51284万元;市本级失业保险欠缴户1113个,占参保户数的25.4%,累计欠费金额3426.2万元。
  4.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缺口较大。目前,市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际征收与支出存在较大缺口,2008年的实际缺口达49584万元,养老金的发放已经动用以往年度结余,面临养老基金支撑能力弱,存在潜在的支付风险。
  (四)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
  我市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三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46841.59万元,建设了103个示范村。我们对此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在管理层方面:一是工程建设资金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建设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二是工程建设奖补资金的配比不够合理,未充分考虑各县(市)、区的财力、投资规模及村庄规模大小等情况。
  2.在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方面:一是未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各异、报账方式多样;二是部分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各县(市)、区和乡(镇)配套不到位资金总计2408.7万元,占应配套资金总额的18.5%;三是个别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如中原区冯湾村的敬老院项目,占地22亩,实际投资584万元,工程虽于2008年底竣工,但由于运转资金不足,至今无法开业;四是建成村的后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从新密市实地调查的8个示范村的情况看,有3个村目前有负债现象,对如何保证持续发展,应予引起关注。
  3.农村环保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调查发现,尽管各示范村建起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缺少运行资金和环卫管网的支持,垃圾、污水出村后依然不能实现无害化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家电下乡”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调查
  2008年我市收到中央下拨“家电下乡”专项补贴资金1142万元,市县应配套资金285.5万元,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4760台(部)。审计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补贴资金结余过大。截止2008年底,全市“家电下乡”专项资金共计1234.7万元,当年支出738.5万元,年底结余496.2万元,占补贴资金36.9%,影响了财政资金社会效益的发挥。
  2.发放补贴资金不及时。对全市12个县、市(区)36个乡的 880台(部)家电购买户进行随机抽查发现,能在15天以内领取到补贴的有243户,占27.6%,15天以内难以领取到补贴的有637户占72.4%。补贴发放不及时现象较为普遍。
  3.补贴手续繁琐。调查发现,农民为买一件“下乡家电”,不但要输入相关信息系统,还要提供一大堆材料,层层审核,手续繁琐。多数农民反映为了领百拾元的补贴要到镇上跑好几趟。
  4.品种少且档次低。“家电下乡”产品目前只有四大类,均为低端产品,很多都是过时的旧款式,且产品价格固定。农民对其质量和售后服务心里没底儿,不敢轻易购买。
  (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专项资金审计调查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系农村连锁经营超市建设工程,自2005年实施以来,全市已通过验收合格农家店1096个,行政村覆盖率为100 %。
  调查结果表明:该项工程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拉动农村消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三个地区资金未及时下拨计228.6万元;二是新郑市的承办企业万佳实业有限公司挤占专项资金77.9万元;三是新密市、登封市部分商品统一配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经对登封市20家农家店进行调查,有10个农家店反映其进货价格高于从其它供货商进货价格,占调查数的50%。
  五、其他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情况
  (一)森林生态城建设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截止2008年底,我市财政共投入森林生态城建设资金82562.5万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7000万元。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未严格执行《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一是超范围拨付资金,总体规划规定的范围不包括登封市、巩义市和上街区。但超范围拨付三地区,用于生态市建设资金5157.4万元;二是支出项目与总体规划不相符,资金专账中所列工程支出项目,有些与总体规划不相符。
  2.资金闲置,增加财政利息负担。2007年底森林生态城建设专项资金银行存款余额达21142.8万元,而项目执行单位当年向农发行累计贷款22000万元,由于资金使用效率低,造成多负担利息207.6万元。
  3.大宗苗木未执行政府采购。据调查,市林业局及荥阳市、登封市、市苗木场等项目实施单位,大宗苗木均未执行政府采购。
  4.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未严格执行报账制,而是凭资金申请报告直接拨款列支出;二是多数建设项目未编制工程预算,项目资金支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2006-2008年各级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1436万元。我们实地查看了11个县(市)、区的46个行政村,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利设施管护缺位,年久失修,使用效益差。据抽查,新密市35座中小型水库中有6座干库、3座基本干库,蓄水不到往年的25%。现有的1592眼机井中目前能用的机井仅有976眼,占61.3%。荥阳市刘河镇渠道损坏后,王河煤矿无法排水,影响周围6个行政村耕地浇灌。金水区龙子湖办事处任庄村、黄庄村部分灌溉、排涝渠道,由于垃圾淤塞,影响设施正常使用。
  此外,还存在县(市)、区配套资金未及时到位532.5万元、滞留专项资金173.6万元、挪用专项资金28.6万元等问题。
  (三)公用企业补贴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我市燃气集团公司等7家市属公用企业,2007年至2008年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安排的财政补贴资金190380.15万元。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基本上都予以了落实,有效地提升了公用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未按工程进度申请配套资金。市燃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按项目进度应申请1900万元,实际向财政申请22800万元配套资金,超前申请20900万元,造成大量的财政资金闲置。
  2.拖欠应上缴的财政专项资金。市公交公司2007至2008年拖欠1100万元,市自来水公司拖欠42900万元,共计44000万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对本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已依法作出了处理决定。从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看,各单位和部门领导都很重视,许多单位都能做到边审计边整改。已补缴税款20万元,通过财政扣款182万元,归还挪用的专项基金2197万元。对于审计调查中反映的问题,许多涉及制度建设问题,有关单位正在结合具体情况组织调研,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进一步走向规范管理。总的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项报告。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