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8月28日)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财政局局长王春山受市政府委托作的《关于2008年财政决算和2009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2008年郑州市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和市本级决算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42人,以38票同意、0票不同意、4票弃权表决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决算草案和市本级决算的报告如实、完整地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2008年,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财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郑州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及其报告的决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及时调整我市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财政收支实现了持续增长,收入质量全省最高,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进一步向民生倾斜,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当年保持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会议指出,2008年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规范,预算约束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截留、挪用、滞留和损失浪费财政资金的现象仍然存在,财政监督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经济下行对财政影响加大,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收支矛盾较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仍需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财政调控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调控经济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仍比较低, 财政区域发展不平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整;政府融资管理监管有待加强等。
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面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保障了重点支出,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民生的进一步改善,但预算执行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速变缓,财政收入增长空间狭小,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等。针对以上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加大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力度,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财源基础,从而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要坚决防止和杜绝虚收空转、收过头税现象,在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治税的同时,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做到涵养基本税源、稳定骨干税源、培植新兴税源,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全年财政目标的完成。
二、加强预算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要改进和完善预算编制办法,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细化编制内容,编实部门预算,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依法规范预算调整,提高预算调整的透明度,预算执行中因财政体制变动或超收收入而引起预算收支调整的,应按程序依法审批,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报告的内容要具体细化。
三、完善财政资金监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今年,受整体经济下行和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增多等多重影响,我市财政收支矛盾较突出。针对严峻的财政形势,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堵塞财政收入流失的漏洞,进一步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彻底清查应缴未缴财政资金、挤占挪用专款、偷漏税款等问题;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对中央、省明确要求压缩、降低、削减的经费要逐项跟踪检查落实;要积极拓展政府采购覆盖面,以我市当前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实现工程采购规模的新突破;要不断强化增收节支措施,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财政支出要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向扶持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改革、发展“三农”、保护环境等重点支出倾斜;要有效整合财政资金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四、规范政府融资管理,建立健全偿债和信用机制。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合理调整融资结构,通过科学搭配中长期贷款,积极盘活资金,更好地分散融资风险,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投资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对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制定政策扶持其做大做强,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争取早日实现独立运作;要加大融资监管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偿债和信用机制;同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到期贷款的还本付息,积极防范债务风险,提高政府信誉度。
五、本审议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负责向市政府交办、督促落实,并向主任会议报告落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