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胡 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内需保增长等项目贷款还款承诺议案作一说明,请予审议。
一、关于融资的政策背景
(一)融资是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
针对严峻的经济形势,2008年末中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果断地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较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2009年全国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占GDP比重3%以内,累计国债余额占GDP比重20%左右,国家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均低于国际控制标准。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明,“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郭庚茂省长在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全省今年要确保实现新增贷款达到3000亿元,争取达到3500亿元,要求郑州市达到1400亿元。省政府决定,对这项工作实行双向考核,到年底不仅要考核金融机构,也要考核市县政府。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融资实现提供了保证
党中央、国务院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近10年来首次发生的重大转变。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以资金供给释放、信贷放松为基调,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凸显出国家提振经济的决心。几个月以来,驻郑各金融机构纷纷主动出击,与市政府展开广泛接触,协商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融资工作,截止目前,已有9家金融机构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金额248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500亿元,建设银行450亿元,农业银行400亿元,中国银行4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380亿元,工商银行200亿元,郑州商行和百瑞信托100亿元,浦发银行50亿元。这些都为我市融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关于2009年融资特点
(一)应对当前我市经济“寒冬”的需要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经济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90亿元,同比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0亿元,同比下降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1亿元,同比增长0.4%;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24%。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较同期有较大回落,全市经济呈现下滑态势,如果在第二季度再不遏制住经济下滑势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将非常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政府需要大幅度增加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化挑战为机遇,渡过难关,确保郑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融资涉及领域广,项目多,规模大
市委、市政府为全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加快推进“三化两型”城市总体目标建设同时,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在城市建设、农林水、社会事业基建等领域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今年,根据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我们准备将融资范围在城建项目基础上扩大到农林水、社会事业基建以及扩内需保增长等领域,同时把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京沙快速通道拆迁及南北延伸工程、绿博园建设等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也包含进来,全力以赴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关于2009年融资用途
2009年融资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一)城建项目投资273亿元,拟安排城建项目416项(含往年结转项目340项),其中:“一站一桥一路”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50亿元,京沙快速通道拆迁及南北延伸工程投资80亿元,其它项目128亿元。
(二)农林水和社会事业拟安排项目69项共计投资22亿元。其中:森林生态城建设等农林水项目26项,郑州市新图书馆等社会事业项目43项。
(三)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投资11亿元。包括地上附属物清理补偿及征用土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资。
(四)扩内需保增长项目投资10亿元。其中:支持“三农”建设资金1.5亿元,促进工业发展资金2.4亿元,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专项资金2.2亿元,促进房地产专项资金3.6亿元,支持全民创业发展资金0.3亿元。
四、关于融资议案与发改委投资计划差额情况
市政府2009年“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内需保增长等项目贷款还款承诺议案”中融资需求316亿元,市发改委2009年政府投资计划拟定市本级政府投资242亿元,二者相差74亿元。相差原因:一是融资议案有而市发改委政府投资计划没有的162亿元,主要是京沙快速通道拆迁及南北延伸工程80亿元,城建续建项目63亿元和扩内需保增长新增投资10亿元,绿博园项目9亿元;二是融资议案没有而市发改委政府投资计划有的88亿元,主要是还本付息72亿元,发改委政府投资计划用财政财力安排16亿元。
五、关于近年来融资情况
(一)融资批复情况
近几年,我市城建融资工作得到了市人大的大力支持,2004-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就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作出了十次批复,批准贷款规模累计404.97亿元。截至2008年底,各融资主体债务余额248亿元。债务余额小于市人大批复贷款规模原因:一是贷款没有突破当年市人大批复的贷款规模;二是偿还了部分债务;三是借新还旧不新增贷款规模,不影响贷款余额。债务余额中:郑东新区56亿元由郑东新区财政负责偿还;市地产集团、市交建投公司、市水务公司、市污水净化公司等相关企业36亿元由企业自筹资金偿还;市政府156亿元由市本级财政负责偿还。
(二)近年来融资使用情况
近年来的融资全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郑东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园林绿化、河渠治理、生态水系、环保节能等城建项目。主要建设了中原西路直达荥阳、黄郭路与郑石高速连通等道路;拓宽改造了郑邙公路、机场迎宾大道;打通了陇海路东段、西站路等断头路;建设了郑汴路-中州大道、南三环-大学路等立交工程;综合整治了市区十条精品街;开工建设了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火车站西广场等工程;完成了潮河河道治理、索须河一期河道治理。郑州植物园已建成开园,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始运行。创模重点项目垃圾综合处理场投入使用,王新庄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已完工通水,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85%。城建投入的持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都市品位已经彰显。
六、确保融资还款的措施
为维护政府信用,我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到期债务及时偿还。首先在债务管理上,充分利用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争取长期贷款归还短期贷款,尽量拉长还款期限,优化债务结构。第二,利用市财政的现金流量,加强现金调度归还到期本息。截止目前已按时归还了所有的到期贷款本息,没有产生一笔逾期,确保了政府信用。第三,除财政应承担债务外,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公司化运作实现还本付息,如轨道公司融资可以通过将来的运营收入、特许经营权收入实现还本付息;地产集团(土地储备中心)融资可以通过土地项目的运作实现还本付息;绿博园融资可以通过将来的经营收入、特许经营权收入实现还本付息。第四,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增加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会不断增加。以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入为基数,按12%增速测算,到2023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可达997亿元,累计规模达7607亿元。2009年申请的融资中,绝大部分是中长期债务,还款分布在未来15年以上,平均每年还款金额都在可承受之内。综上分析,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市财政可用于还款资金也将不断增大,市财政完全有能力偿还债务。
以上说明,请与《议案》一并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