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

——2009年10月27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10/1/22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李宪召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汇报《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以下简称《条例》和《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市人大审议通过的《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以下简称《条例》和《规划》)分别于2006年3月1日和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几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条例》和《规划》的贯彻执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市政府从依法行政和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大了对《条例》和《规划》的贯彻执行力度,使《条例》和《规划》的实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条例》和《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统揽全局,把学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年初,市政府在安排和部署全年工作时,从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需要出发,把贯彻落实《条例》、《规划》,每年建设15所中小学校工作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向全社会做出承诺。
  近十个月来,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15所中小学校建设的情况汇报,带领有关部门察看工程进展情况,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了“郑州二中南校区整体改造工作协调会”、“郑州市第106中学外迁用地问题协调会”等6次专题协调会。
  9月初,赵建才市长最近对中小学建设工作做出了专门批示: “小学生上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新建中小学问题要硬起手腕抓,将此事作为十件实事的硬任务,克服困难,一定要完成,今年下半年要认真抓”。市政府办公厅有关处室会同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会议,实地察看,协调解决问题,市发展改革、规划、土地、重点项目办等部门积极为中小学建设提供支持,市教育局对没有开工建设的项目实施领导责任分包,加大协调和推进的力度。一年来,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划》,抓好市区中小学建设,形成了继2005年全面建成22所中小学之后的又一次建校高潮。
  (二)15所中小学建设任务有望全部完成
  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之下,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今年的15所学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伏牛路第二小学、郑州第五十八中、交通路小学、郑州中学附属小学、惠济一中、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等6个改扩建项目以及新建帝湖小学、政通路第二小学、航空港中学和金桥小学整体等共10个项目已经建成或开工在建,未开工的安排了8个项目也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这些项目分别是:
  1.市直(4所):
  郑州市第二中学南校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新建校舍建筑面积23713平方米,总投资5027万元。目前,该项目前期手续已经办理完毕,正在进行施工招标,11月5日开标,11月10日前开工。
  郑州101中学新校区。该项目占地面积163.58亩,总建筑面积55667平方米,总投资约162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土地预审手续已报市土地局审批,设计方案正在优化,12月份开工。
  郑州市第106中学高中部迁建工程。该项目总征地面积86.3亩,总建筑面积41046平方米,总投资8713.29万元。目前,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同时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办理土地供应手续。11月份可开工建设。
  新建郑州市实验高中项目。项目选址在文化路和开元路交叉口西南角,净建设用地150亩,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已经完成,正在办理土地预审手续。年底前开工。
  2.中原区(2所):
  育才小学改扩建项目。项目扩建校舍建筑面积4117平方米,新增12个教学班,总投资900万元。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补办建筑规划手续,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
  新建中原区寄宿制初中。项目依托中原区回民中学改扩建为寄宿制初中。目前,正在进行图纸设计。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3.二七区(1所):
  迁建二七区辅读学校。该项目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20平方米,总投资约2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土地等手续已经协调完毕,正在进行效果图设计,年底前能够开工建设,明年秋季可实现招生。
  4.经开区(1所):
  新建经开区第二初中。该项目选址位于第十五大街南段与经南八路交汇处。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论证。11月份开工建设。
  市政府要求,以上15所学校中没有竣工的项目要抓紧施工,未开工建设的要列入市政府督查任务,明确责任,一所一所地抓落实。市直四所学校的建设工作由市政府负责,市内三个区的项目由所在区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对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特事特办,确保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三)做好控规、完善《规划》
  《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实施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为使《规划》的贯彻落实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市政府安排部署了“控制性规划全覆盖专项规划工作”。市、区两级规划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以“十一五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新的发展变化,对近千个原规划中小学和拟规划中小学进行了实地勘察,摸清了每个控规点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编制,力争形成一个点位明确、规模边界清楚、与城市发展同步、可控制详细中小学布局规划。目前,该项规划工作正在进行细节上的沟通和修订,待形成初步意见后,报请市人大审议。
  今年,市政府建立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联席会议制度”,详细规划的审核工作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教育等有关部门作为联席会议的成员参加,在体制上保证了教育在城市发展中优先布局规划。
  二、市区中小学建设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目前市区中小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十一五规划”落实不到位
  据统计,2006、2007、2008年三年期间,市内各区新增小学教学班711个,新增初中教学班139个、高中班136个,缓解了入学压力,但这与《规划》要求以及城市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对《规划》的学习宣传不够。在最近进行的控规核查中,有的中小学建设预留地,周围群众都不知道是什么用途。与人大要求的全市人民、驻郑单位、新闻媒体和房地产企业都要了解规划、宣传规划、支持配合有较大的差距。
  2.执行《规划》不够。全市每年建15所中小学校,是根据城市发展和生源状况,在总量的预测上提出的。但是各区执行的不平衡,有的按规划建设,有的没有按规划建设。譬如,今年的15所,中原区建设4所,有的区规划中就没有,制约机制还没有同步跟上。
  3.监管不力。部分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规避中小学校建设要求,分期开发,占用了中小学建设的规划用地。同时,在城市发展中,调整规划时中小学规划没有及时跟上,城中村改造时中小学建设不到位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如:近期公示的“管城区七里河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中州大道东、京珠高速西、航海路两侧,是管城区七里河村民组用地,共462.12亩。现有村民1080户,2852人。规划居住13713户,居住人口43882人。按照《条例》第九条要求需规划建设:2所中学、4所小学、8所幼儿园。但目前仅规划有21980.12平方米小学1所,共占地7100平方米的幼儿园2所。
  (二)建校机制不完善
  近几年中小学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机制问题,目前,建校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领导机制不完善,责任主体的责任感不强。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高中段学校建设的主体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主体是所在区人民政府,但是中小学建设工作没有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责任主体的压力不大,政府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2.投入机制不完善。中小学建设计划与资金没有同步安排。建校计划安排的同时,配套资金不能跟进。今年中原区育才小学,前期手续五月份就已办理完毕,由于资金没有及时跟上,开不了标,而出现手续过期的现象。
  3.督查机制不完善。近几年,领导多次视察中小学建设情况,解决了建校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政府的督查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建设中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督查和协调解决问题机制还有待加强。
  4.奖惩机制不完善。15所中小学建设中,市政府出台了新建、扩建初中每班补助50万元的以奖代补政策,但是小学建设没有补助政策,完成15所中小学建校任务的单位没有表彰,完不成的没有批评。
  三、今后工作意见
  (一)编制好控规并认真实施
  尽快制定中小学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待人大审议通过后实施。
  按照省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要求和《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2010年市内各区小学平均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中学平均班额控制在52人以内,任何中小学不允许出现超过65人的教学班。各区政府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制定控制班额和中小学建设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
  建立和完善郑州市城市规划联席审批制度,审批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规划要由教育部门参加,做到城市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强领导,强化目标管理,完善领导机制和奖惩机制
  从明年起,市政府与各区政府就中小学建设项目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学校建设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中去。年中督促、年底考核。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区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完成任务的区政府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建设资金
  各级政府在每年预算时要安排专门的建设资金用于中小学建设,使中小学学校建设资金足额安排、不留缺口,并保证按时拨付到位。
  在继续执行市财政对区建初中每班补助50万元的同时,市政府将按照每班10万元的标准对区建小学进行补助,支持各区加快中小学建设。
  鼓励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政策。
  (四)加强督促检查,建立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督查机制
  由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市区中小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定期不定期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结果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督促有关部门和政府加快中小学校建设工作的步伐,保证按时完成建校任务。
  以上汇报,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