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战危机、保增长”重点项目视察组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市委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危机、保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把“战危机、保增长”作为今年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将监督和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成立了农林水牧、工业商贸、城建交通、科教卫生、政府融资等5个视察组,围绕“战危机、保增长”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和重点项目,组织全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广泛调研和视察。同时,在人大代表中开展“战危机、保增长”问卷调查,组织召开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会和“战危机、保增长”人大工作专题研讨会,努力发挥人大工作在“战危机、保增长”中的作用。现将视察“战危机、保增长”重点项目的情况综合如下:
一、“战危机、保增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战危机、保增长”重点项目包括全市重点建设项目、“8511”新开工项目、中央投资项目和省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涵盖了农业、工业、商贸、城建、物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中央、省和我市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把加强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战危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好。截止8月底,169个省、市重点项目新开工60个,累计完成投资23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2%,同比增长37.9%。78个省定“8511”项目,累计开工45个(已竣工1个),累计完成投资72.3亿元。第一批中央投资安排郑州市项目130个,新增投资计划12.67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项目107个,竣工率82.3%,累计完成投资86694.2万元,占新增计划的68.4%。第二批新增中央投资安排郑州市项目55个,新增投资计划89150.5万元,已开工建设40个,竣工项目3个,累计完成投资44790.2万元,占计划的50.2。第三批新增中央投资安排郑州市项目49个,新增投资计划32764万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6个,完成投资8075.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24.6%。全市共有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158个(工业项目127个,高科技项目31个),总投资660.1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212.6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68个,计划投产项目47个,现已开工56个,投产11个,累计完成投资9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9%。
(一)涉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截至7月底,全市农村商品流通新网工程建设总投资达4.9亿元,发展配送中心14个,建成乡镇超市45个,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590家,覆盖了近30%的行政村,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和优质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畜牧业重点项目中,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总投资7851.9万元,已完成投资4733万元;养殖基地建设总投资10458万元,已完成投资6962.05万元;保障体系建设总投资1870万元,已完成投资370万元;示范园区建设总投资32340万元,已完成投资22280万元;环保、合作社及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总投资4381.2万元,已完成投资2637.3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计划10.5万亩, 总投资7804万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扶贫移民搬迁专项资金已下达8379万元,所有搬迁点都完成了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了工程招投标,并进入了工程实施阶段,总体工程进度达40%。
(二)工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1-8月份,全市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9.93亿元。274个重点项目中按计划开工的有257个,占项目总数的93.8%,累计完成投资203.6亿元,有84个项目已竣工或已完成当年计划投资,占项目总数的30.7%。累计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42个,共完成投资125.8亿元,占27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61.8%。其中,投资进度较大,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有国电荥阳电厂、中牟汽车工业园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天瑞集团荥阳水泥有限公司日产1.2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中牟中小企业创业园装备制造项目、郑州龙力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7亿元,占27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26.4%。
(三)商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今年第一批重点推进的商业投资项目有4个。其中1个项目已经建成,1个项目正在建设,2个项目尚处于前期筹备阶段。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沃尔玛旗舰店,已建成,预计年内开业。总投资1.5亿美元丹尼斯人民路店(梦幻世界)项目,一期工程拆迁已完成,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预计2012年完工,二期完工时间预计为2015年。计划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沃尔玛社区店项目正在前期筹备。总投资5.36亿元人民币正道花园商厦扩建项目,项目正在前期筹备,目前拆迁前期准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报建等手续的办理,预计到2012年建成。
(四)城建交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为推进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年初,城建交通部门分别成立了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不断提高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运作水平。在工程建设中采取倒排工期,分段突进,分期竣工的模式,合理组织交叉施工。为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到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集中拨付,监督使用,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在资金筹措上,我市抓住机遇,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拉动内需资金;二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项目前期经费到位;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今年以来共筹集到位资金52.77亿元,为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市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共负责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0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目前17个开工项目进展顺利,2个项目保质保量完工并投入使用,21个未开工项目正按计划进行前期工作准备。
(五)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工程进展情况。2009年市区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已作为今年市政府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被列入市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15所中小学校建设的情况汇报,带领有关部门察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织了6次专题协调会,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15所中小学校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有6所学校已经落实,另外7所年底前将陆续开工。
(六)融资引资和资金管理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扩内需,保增长,促进我市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现,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以“郑人常[2009]11号”批准郑州市人民政府融资平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内需保增长等项目组织贷款316亿元。各融资平台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当前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融资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截止8月底,市预外局、市建投总公司、市地产集团、市交建投公司、市城建集团、市轨道公司、市水务公司、市污水净化公司等融资平台完成融资241亿元。在资金管理上,各融资平台能够认真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郑州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签证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投资计划,根据施工合同、工程预算、工程进度以及轻重缓急拨付资金;利用拨款手段督促工程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运用财政投资评审手段对所有工程项目实施监督,较好地发挥了城建资金的投资效益;严格做到了按时还本付息,确保了政府信用,较好地满足了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危机、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切实落实到位。为应对危机,实现“三保”,中央、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棚架和不到位的现象,在企业人才引进、管理者培训、研发服务、解决资金困难等方面还较薄弱。个别基层单位在为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
(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工业经济增速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完成全年目标的难度加大,产能过剩问题还较为突出;中小企业发展受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受到影响;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链缺失,规模效应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如在纺织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在中原区、新郑市、中牟县各建一个,客观上造成产业集聚效应下降。
(三)市场供应仍存在薄弱环节。“家电下乡”中存在品种款式不够丰富,销售旺季货源供应不足,个别供货商搭售其它商品。个别企业开业出现困难。如郑州市民生早餐工程有限公司,在今年5底建成后,因市内网点问题没有解决,至今无法开业。利用外资难度不断加大,外资进入较以往更为慎重,项目选择更严格,进入意愿减弱。
(四)重点工程建设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建设项目前期报批周期较长,影响融资申报和审贷工作,致使一些项目无法推进;部分项目因征地拆迁问题导致施工环境较差,严重制约了项目建设进程。有的城建交通基础性工程存在重建轻养现象,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缩短。
(五)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工作困难较多。其原因,一是建校机制不完善、责任主体积极性不高、部分项目选址困难;二是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如富田太阳城总户数超过了7000户,以每户3.5人计算,预计入住人口达到25000人。按照《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该小区至少应预留1所36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2所24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和4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但目前该小区未预留任何教育用地,业主们因子女无法就近入学,经常采取上访、堵路等极端方式表达对开发商的强烈不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中需要入学的适龄儿童急剧增加,对现有的辖区教育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六)融资平台主体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资产负债率偏高,截止2008年底,除市交建投公司外资产负债率较低外(城建集团刚开始运作,尚未进行融资业务),其他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率均超55%,其中:市预外局、市地产集团、市水务公司均超90%,资产负债率偏高,不利于银行授信。在经过了今年前8个月的大规模投放后,其资产负债率普遍升高。由于我市的融资平台资产质量差,这些平台难以通过经营活动形成收益和现金流,加之市政基础设施属公益事业,基本不会产生收益,这就形成了到期还本付息时融资平台都向财政要钱,其对财政的依赖性非常大,也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管理体制上,由于目前部分融资平台只负责融资,项目建设由项目指挥部负责,融资平台按照投资计划、工程进度将资金拨付项目指挥部,有的项目竣工了,工程决算还没有及时出来,易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
三、意见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要进一步抓好中央、省和我市“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克服和防止政策棚架现象,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政策措施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借助应对危机和投资拉动,限制产能过剩,防止重复建设,把“保增长”的功力主要放在保长远上。坚持以抓大项目、上大项目为突破口,优先引进、建设那些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产业布局相适应、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通过财政投资,拉动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提供融资便利、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支持等,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各重点工程项目要按计划加快进行,缩短项目前期的报批周期,优化重点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必要时可设立重点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切实加强城建交通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牢固树立城建交通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 “质量责任终身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逐级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努力把重点工程建成 “精品工程、和谐工程、廉政工程、生态工程”,为跨越式发展和“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的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奖惩机制。市政府要将15所中小学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年终对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校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建校任务完成比较好的区应当给予奖励,对完成不了建设任务的区给予通报批评;二是按照《郑州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督促未达到建校规模的开发小区,开发商应向政府缴纳建设资金,由政府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和相对就近原则对周边学校进行改扩建;三加强城中村建设中小学预留用地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关,把学校建设工作与城中村改造工作纳为同步进行,测算入住人口,配套建校,保证城中村改造完毕后不出现入学难或大班额现象。
(五)加强对政府融资的监管。今年是我市政府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加强资金监管十分必要。要编制债务预决算,合理确定债务规模,调整债务期限,优化债务结构,加强资金调度,按时归还本息,确保政府信用。要给予融资平台在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政策倾斜,壮大其实力,努力实现法人化运作,切实发挥融资平台的投融资主体作用。要不断探索、创新融资模式,逐步推行市场上比较成熟的BOT、BT、融资租赁、发行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应收帐款质押等融资模式,拓展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认真贯彻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郑州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签证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项目的投资评审和审计,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都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要以为企业搞好服务为己任,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引导和扶持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新闻舆论等的监督作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