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郑州市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4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10/5/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胡  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围绕“战危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全力组织实施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全年实际安排农林水、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67项,下达政府投资计划245亿元,为年度政府投资计划总盘子244.4亿元的100.2%。
  (一)关于农林水项目政府投资。全年实际安排28项,政府投资85590.39万元(含农发行贷款22000万元)。其中:农业项目10项,政府投资4900.02万元;林业项目3项,政府投资67014万元;畜牧项目4项,政府投资223.5万元;水利项目8项,政府投资7607.8万元;其它项目3项,政府投资5845.07万元。
  当年完工项目19项,主要有:森林生态城、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户用沼气、农村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乡镇兽医站、绿色奶业示范县等。通过这些项目实施,新增森林生态城造林16万亩,累计达到101万亩,提前完成了森林生态城建设任务;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7.1万人,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按合理工期结转至2010年的项目9项,主要有:郑州市蔬菜研发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作物种子质量鉴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常庄水库溢洪道建闸、绿博园建设等。
  (二)关于社会事业项目政府投资。全年实际安排37项,政府投资115339万元。其中教育(含职业教育)项目10项,政府投资3535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项目10项,政府投资32247万元;卫生项目8项,政府投资29836万元;劳动(保障)民政项目4项,政府投资9270万元;其它项目5项,政府投资8627万元。
  当年完工项目12项,主要有:郑州交通技师学院实训综合楼、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区4所新建初中、市委党校学员宿舍楼等。
  按合理工期结转到2010年的项目25项,主要有:郑州一○六中学高中部、郑州一○一中学新校区、郑州二中高中部、郑州师专(郑州师范学院)、市图书馆新馆、市档案馆新馆、市儿童医院(东区)、市九院老年关爱病房楼、烈士陵园改扩建、郑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等。
  (三)关于公共设施项目政府投资。全年实际安排17项,政府投资24358.26万元,其中:公安项目11项,政府投资21877.05万元;司法项目6项,政府投资2481.21万元。
  (四)关于城市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全年实际安排85项,政府投资2224873.51万元,其中市预算外资金1400195.13万元,市政府各融资平台融资824678.38万元。
  当年建成的项目主要有:航海东路道路工程(经开区段)、马寨―米河公路(X021线)升级改造、天河北路、快速公交(BRT)首期工程、大学南路、东明路、枣庄路、农科路、长城路、杏湾路、向阳路、蓝天路、环保北路、航海路综合整治、北二七路综合整治、江山路跨枯河桥、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立交、人行天桥6座、金水路—经四路人行地道、郑州植物园、西流湖公园盆景园二期、七里河截污、魏河截污、索须河截污、41项雨污水改造、东明路-顺河路等6个积水点改造、污泥处置利用工程(一期)、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出租车信息化、消防支队3个队站主体建设等。
  结转至2010年的项目主要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京广路拓宽改造、科学大道—西三环立交、东风路—文化路下穿隧道、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G107线郑州段改建、郑汴物流通道、万洪公路、西绕城公路、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改建、青铜器公园、雕塑公园(一期)、贾鲁河生态治理与河道复合型湿地、金水河上游综合整治、消防支队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理物资储备库等。
  (五)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一是监督指导更加有力。2009年,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对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及时改进,确保了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前期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制度,审批程序更加规范,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工程投资更加合理。项目前期阶段,严把投资估算和概算审核关,全年共核减不合理投资30亿元左右。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了前期手续的办理。三是审计和资金评审更加严格。强化预算、决算审计和财政资金评审,及时纠正虚报投资等问题,全年分别审减投资2.4亿元和8.35亿元。
  总体上看,面对 2009年十分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克时艰,较好地执行了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大部分项目都能按要求推进,一批项目如期完工发挥效益,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个别项目征地拆迁难度加大、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安排情况
  2010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科学安排政府投资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年度计划,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三化两型”城市,切实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我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市畅通管理、治安环境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府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民生为先、规模适度、重点突出、结构优化”的原则和“保配套、保竣工、保续建,慎重开工、规范开工”的总体要求,以“十件实事”和“畅通郑州”为重点,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提出了2010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
  2010年度拟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90项,市本级政府投资311.8亿元(不含10项城建预备项目),较去年计划总盘子增长27.6%。其中:市财政拨款203.3亿元(含科技三项经费8000万元),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融资108.5亿元。市财政拨款中:预算内资金28.2亿元,预算外资金175.1亿元(含还本付息101.87亿元)。
  (一)农林水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23项,政府投资202295.22万元(含政府融资111000万元),较去年增长100.8%。其中:农业项目8项,政府投资18757.22万元;林业项目4项,政府投资157000万元;水利项目5项,政府投资15338万元;畜牧项目4项,政府投资6100万元;气象及其它项目2项,政府投资5100万元。
  ——农业项目主要安排:郑州市软籽石榴繁育基地、郑州市黄河农场特色水产品繁育示范中心、郑州市现代渔业项目等。
  ——林业项目主要安排:绿博园项目、林业生态市建设工程、郑州黄河湿地保护及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等。
  ——水利项目主要安排:2010年市本级及中央投资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工程、荥阳市贾峪镇石硼村堰坝扩建加固工程等。
  ——畜牧项目主要安排: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优质畜禽良种繁育中心、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项目、炎黄现代畜牧业建设项目等。
  ——气象及其它项目主要安排:市气象科普苑建设项目、中央及省投资项目配套预留资金和完工项目补差资金等。
  (二)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58项,政府投资162486万元,较去年增长32.2%。其中:教育项目14项,政府投资4187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项目14项,政府投资52429万元;卫生项目11项,政府投资33819万元;劳动(保障)民政项目11项,政府投资16786万元;其它项目8项,政府投资17575万元。
  ——教育项目主要安排:郑州实验高中新建项目、郑州幼师新校区建设、郑州财税学校扩建项目、市直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
  ——文化(旅游)体育项目主要安排:市豫剧院改造工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河村遗址一期及博物馆二期改造工程等。
  ——卫生项目主要安排:市第七人民医院迁建、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第六人民医院呼吸道病房楼建设项目等
  ——劳动(保障)民政项目主要安排:市殡仪馆迁建一期工程、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市儿童福利院二期、市军供站军供综合服务楼项目等。
  ——其它项目主要安排: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改造项目、中原网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配套预留等。
  (三)公共设施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26项,政府投资28095万元,较去年减少3%。其中:公安项目12项,政府投资10000万元;司法项目5项,政府投资1095万元;其它项目9项,政府投资17000万元。
  (四)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83项,政府投资2725096万元(含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融资973975万元;不含10项预备项目),较去年增长24.3%。其中:轨道交通建设4项,政府投资381000万元;市政道路(立交)工程33项,政府投资1021219万元;园林绿化7项,政府投资74226万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14项,政府投资100000万元;环保设施建设7项,政府投资35653万元;其它项目18项,政府投资1112998万元(含还本付息1018738万元)。
  ——轨道交通建设主要安排: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五号线(前期)、城际轨道交通站点等。
  ——市政道路和立交主要安排:南三环东段(107辅道—中信路)、郑州—上街快速通道、西绕城公路建设、中州大道(北三环—黄河大桥)综合整治、郑州新火车站匝道工程、配合旧城改造及断头路打通等道路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郑汴路与G107互通式立交、南四环—嵩山南路立交等立体交通工程等。
  ——园林绿化主要安排:西流湖生态园区、中州大道(北三环-黄河大桥)综合整治项目绿化带工程、公园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等。
  ——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安排:生态水系建设、魏河上游截污及河道治理、城区积水点改造及雨污水管网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综合整治、市政设施综合整治、火车站东广场综合整治等。
  ——环保设施主要安排:污泥处置利用工程(二期)、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
  ——其它项目主要安排:消防支队队站及城区消防设施改造完善、桥南水厂建设项目、城市公交场站建设贷款贴息及购买公交车辆补贴、城市管理年和道路拆迁奖补资金等。
  同时,拟安排预备项目10项,政府投资1900万元,主要有:西三环―东风路立交、G107辅道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东南四环连接线等。
  三、落实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主要措施
  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盘子规模较大,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积极改进和完善联审联批制度,认真研究和筛选一批对全局影响较大的节点性、关键性项目,纳入市联审联批范围。进一步强化督促、协调和指导,建立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需国家或省审批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加强向上级部门的汇报沟通,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科学制定施工网络计划,加强施工管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尽可能多地完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
  (二)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根据今年中央投资重点支持的领域,抓紧筛选、上报一批符合条件、前期工作相对成熟的政府投资项目,加大跟踪和对口衔接汇报力度,争取尽可能多地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驻郑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多形式、多渠道推介项目,督促落实贷款协议,提高资金到位率。进一步完善政府融资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全面提高各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水平。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研究制定试点办法,为利用好民间资本积累经验。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坚持并积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强化投资概算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等法律法规,做好部门间的联动配合,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水平。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不断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代建制管理新模式。坚持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责任制,把工程建设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加强预算资金管理,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项目真正发挥功效。
  (四)进一步抓好项目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研究制定“十二五”政府投资项目规划,集中精力抓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谋划、筛选和储备。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充实、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扎实做好入库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把握好“规划、储备、实施”三个关键环节,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梯次滚动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五)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严格执行《郑州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规定》,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方位监察、审计和稽察,严肃查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计划执行中的重大变更事项,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积极拓展接受监督的方式和渠道,增强政府投资的透明度,更加广泛深入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政府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