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今年我市防汛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0年6月18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15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10/10/13 来源:郑州人大网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

陈松林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我市2010年防汛工作向本次主任会议作以报告,请予审议。

一、今年的天气特点和汛期气候趋势

一是去冬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去冬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大部分地区入冬早、气温低、寒期长,全国平均气温创22年来最低,东北、新疆冰雪灾害历史罕见,西南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旱灾。我省去年春季遭受五十年一遇的大旱,今年春季气温比常年偏低1.9-3.9度。

二是今年汛期提前,局部地区突发性降雨强度大。3月初江西发生早汛,4月,浙江、湖南、广东、安徽、江西等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春汛,太湖水位一度超过警戒水位。5月以来,江南、华南持续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发生较大洪涝灾害。我省4月份已出现局部强降雨,420日黄河流域栾川寨沟雨量站日雨量达136毫米。420日至21日一场暴雨我市平均降雨量超过50毫米。

三是气象部门预测我省汛期降雨偏多。据国家气象局预测,我省长江、黄河、海河流域汛期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成,淮河流域比常年偏多2-5成。市气象局会商意见预计我市今年汛期降水总量较历年同期均值正常或略偏多,但我市大部分地区处于淮河流域,加之今年气候条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鉴于上述情况,今年我市防汛形势极为严峻,必须高度警惕,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二、今年我市的防汛任务和总的要求

今年我市的防汛任务主要包括:黄河防汛、内河防汛、城市防汛、社会面上和重点部位的防汛。

(一)黄河防汛。郑州河段河道全长160公里,有河道堤防长度71.42公里,险工段长度50公里,占堤防长度的70%,这是黄河防汛的主要任务。同时还有滩区3个乡(镇),10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2.49万常住人口和0.7万流动人口的迁安救护工作。

(二)内河防汛。我市现有水库153座,其中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139座。有各类淤地坝288座,其中骨干坝和中型坝36座。全市共有河流124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28条,河道总长1400多公里,堤防长度556公里。其中骨干河道有:贾鲁河、伊洛河、颍河、双洎河等。

(三)城市防汛。郑州市是全国30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北临黄河,市区西高东低,东部泄洪不畅,防汛形势比较严峻。郑州市区防汛的主要任务:一是人防工程;二是地下排水涵管、明沟、立交桥的排水;三是老城区危旧房屋;四是郑东新区。

(四)重点部位防汛。我市处于全国交通、通信、电力的交会处,位置极其重要。确保京广、陇海铁路,107310国道、郑开大道及高速公路畅通,郑州机场、通信、电力正常运行,任务十分重大。同时,确保粮库、工厂、机关、学校、部队、医院、科研院所、商贸市场等单位的汛期安全,也是我市的防汛任务。

今年防汛工作总的要求是:黄河确保花园口站发生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大堤不决口;内河在现有的防洪标准内,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大中型水库不垮坝,平原排水畅通;城市、工矿企业保安全,铁路、公路干线正常运行;遇超标准洪水,做到有对策、有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三、今年我市的防汛准备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防指调整充实了防指组成人员,重新明确了市党、政、军等主要领导分工防守全市重点防洪工程领导责任,落实了驻郑部队及军事院校抢险分工责任。市政府与有关县(市)区签订了中小水库防汛责任书和黄河防汛责任书。527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了全市153座水库、5条主要河道10个河段、36座大中型淤地坝共计211名防汛责任人名单,并于62日在《郑州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及早部署,深入检查。56日上午,在收听收看了全国和全省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了全市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对水库防汛工作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519日,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王跃华副市长、张建慧副市长分别对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市)区政府也都于近期陆续召开会议,对本地区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水务局先后派出12个检查督导组奔赴各县(市)区检查防汛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也先后派出多个检查组,分别对所辖区域和领域的防汛准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6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副主任王旭彤、栗培青、周长松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对我市黄河、内河和城市防汛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听取了全市防汛工作汇报,人大代表对全市防汛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67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市长赵建才视察了全市防汛工作。6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视察了全市防汛工作。王文超书记和赵建才市长对当前全市防汛工作的开展情况表示满意,并对下一步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完善预案,加强测报。全市各级根据防汛工作情况和工程、河势发生的变化,分别对黄河、内河、城市及水库防洪预案和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各项任务进行了落实。同时,市防办与市水文局、市气象局及城市防办、黄河防办加强沟通,加强预测预报,实现信息共享,努力实现全市所有雨情和水情信息在15分钟内报至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确保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

(四)强化物资,落实队伍。全市各级储备防汛物资总价值达1025万元,其中市级防汛储备物资价值达519.34万元。各地还采取“号而不集”的办法,在社会上预订了挖掘机、推土机、柳梢、石子、大沙等防汛物资。市防办在尖岗水库、常庄水库和抗旱服务中心建立了2支防汛机动抢险队和1支抗旱机动服务队,市警备区制订了部队、武警参加抗洪抢险的详细方案,各县(市)区也组建了以民兵为骨干的不同形式的防汛抢险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抢险队伍与群防队伍相结合的防汛抢险组织体系。

(五)加快进度,夯实基础。为确保我市的防洪安全,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各级以构建防洪工程新体系为主,全面开展了度汛工程建设。黄河度汛工程重点抓了河道整治和水毁工程修复。城市防汛重点抓了市区积水点改造、排水泵站建设和人防工程维修。内河防汛重点抓了水库除险加固和河道疏浚治理。目前,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24座病险水库正加快进度,确保于6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市区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部分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此外,中牟、新郑、新密、等县(市)区在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自筹资金对辖区内的双洎河、黄水河、小清河等进行了清淤治理,提高了防洪能力。

四、今年我市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尽管各级扎实开展了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但当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是黄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二级悬河”形势没有根本改变;大洪水威胁依然存在;滩区迁安避洪设施不足,群众迁安难度大。二是内河防洪工程隐患突出。全市目前仍有病险水库71座,其中已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尚未验收的有14座,正在进行除险加固施工的有24座。此外我市黄土山丘区还有各类淤地坝288座,普遍建设标准低,泄流能力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河道工程突出表现为小型河道占压严重,阻水障碍多,泄流能力差。市区生态水系工程建设已经完工,但一些水利工程还处在试运行阶段,没有经过大洪水考验,一旦遭遇集中强降雨,这些工程仍可能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三是城市防洪仍面临诸多问题。市区积水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年城市在建工程的施工又截断了部分雨水管网,发生暴雨时市区积水问题将更加突出;人防工程建设标准低,汛期问题不断;老城区还存在大量危房等。四是防汛非工程措施存在不足。部分防洪工程监测预警预报能力不足,通讯设施不完善;河道监测控制断面少,难以形成有效洪水预报;工程管理单位防汛物料储备不足等。五是部分干部群众思想麻痹。特别是去年我市刚刚经历了一场建国以来罕见的大旱,大部分水利工程目前蓄水不足,极易造成人们防汛工作思想麻痹。

目前,我市已全面进入汛期,暴雨洪水随时可能发生,下一步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对防洪工程责任人上岗到位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并进行通报。同时要求各级主要领导同志要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二是加快度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使其发挥防洪作用。对跨汛期工程,严格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应急度汛预案,落实应急度汛措施,确保在汛期既安全度汛又正常施工。三是进一步加强防汛队伍的培训与演练。保证抗洪抢险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四是认真做好预报预警和科学调度。各级防汛、水文、气象等有关部门严密监测,随时掌握雨情、汛情、灾情。同时加强水库、河道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库、闸坝拦洪削峰作用。五是进一步加强防汛值班,严肃防汛纪律。及时掌握雨情、灾情动态,做到上通下达,保证信息畅通,为防汛指挥当好参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关于我市今年防汛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是对防汛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全市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一定能够夺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