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情况的报告

——2010年10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10/11/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姜现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会做第二届中国绿化博会情况汇报,请审议:
  一、绿博会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特点
  第二届中国绿化览会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河南省林业厅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国家级绿化盛会,已于2010年9月26日至10月5日在我市成功举办。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全国各省、市、区积极参展建园,我市更是举全市之力,将本届绿博会办成了全国一流的盛会,达到了圆满、精彩、一流的预期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本届绿博会取得了以下几项主要成果:
  一是全面展示了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其突出标志是,建成了一座功能齐全、景色优美、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特色园林艺术与尖端绿化科技于一体,充分展示最新生态文明成果的绿化博览园。绿博园占地面积2939亩,内有观光塔、展览馆、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各类绿化面积249.6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63.6万株,植被花草80多万平方米,新、奇、特树木4480株。湖面、湿地等水系面积320亩,餐饮购物网点、音乐喷泉、景观灯具、标识系统、小品雕塑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尤其是各地建设的室外展园,吸取了海内外园林设计理念和建园风格的精华,特点突出,精彩纷呈。行走在园内,随时可以领略到北国风光、江南美景、高原风貌、东方神韵和异域风情,使人切身感受到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魅力。
  二是有力促进了全国各地绿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会期间,组织各代表团参观游园,相互观摩,进行了一系列的座谈交流、项目推介洽谈;举办了“8+1:对话绿色城市论坛”,进行了政策、学术、技术方面的研讨。还邀请了国内外苗木、花卉、绿化机械企业,参加展销和项目洽谈,达到了展示林业科技新产品、交流新技术的效果。
  三是广泛宣传了绿色、生态、和谐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绿博会这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深入挖掘绿博会的内涵及意义,利用各种媒体,对绿博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提高了绿博会知名度,扩大了绿博会影响,同时也使“国土绿化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四是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对外影响和形象。本届绿博会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全国绿委、国家林业局和各参展代表团的高度赞扬。第一,展示了郑州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和决心。承办本届绿博会、建设绿博园,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绿博园的建设不仅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成果,更为全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第二,展示了郑州精神和郑州速度。参会代表和社会各界一致认为,绿博园建设规模之大、品位之高、任务之重、时间之紧、速度之快是少有的,体现了郑州市干部群众勤劳务实、努力拼搏、奋发进取、克难攻艰的良好作风。第三,展示了郑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成就。绿博会的成功举办和绿博园的建设不仅展示了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还增强了影响力、提升和巩固了郑州市的中部中心城市地位,必将对我市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届绿博会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规格高。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本届绿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专门向本届绿博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专程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绿博会开幕。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河南省四大班子领导,全国绿化委员会部分成员、有关省市区绿化委员会领导,共35名省部级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
  二是规模大。本届绿博会参会单位覆盖了全国,代表了整个绿化领域、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郑州绿博园不仅面积在中部地区以生态为主题的公园里首屈一指,而且参展建园单位最多,共有94家,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全部参展建园;共129个代表团参加博览会,参会代表达2000多人。同时,有400余家苗木、花卉、绿化机械企业参加展销和项目洽谈,展示林业科技新产品、新技术52个,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是氛围浓。本届绿博会围绕“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组织安排了15项大型会务活动;展会期间,每天还安排4场地方群众特色综艺表演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是影响广。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游览。据初步统计,从试运行到目前,郑州绿博园共接待国内外参观团500余个、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其中9月26日至10月5日,10天时间入园人数达到65万人次,最高峰当天达到12.8万人次。绿博会后,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纷纷组团参观考察,目前已来过的有中央国家机关、全国总工会、中钢协、浙江省、四川省、南京市、新乡市、平顶山市等绿委代表团,其中南京市绿委已组织市县乡三级代表团两次来郑。可以说,本届绿博会取得了空前的影响,郑州也再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光,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成功举办绿博会的前提。全国绿委、省、市三级分别成立了组委会、领导协调小组和执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全绿委、省、市领导多次到筹备一线视察指导工作,督促筹备进度,强力推进。市政府从市直40多个单位抽调上百名骨干力量,集中办公,设立执委办及10个工作部门,实行部长负责制、例会制、工作日报告制、联络员会议制、重大课题专家论证等制度,周密组织协调,确保了各项筹备工作按计划推进。
  (二)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是建好绿博园的关键。绿博园建设是本届绿博会的亮点和圆满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整个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建设高水平、高品位、高标准的绿博园,市政府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征集高水平规划方案,最后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对征集到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和深化设计,并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反复进行论证、修改,于2009年8月中旬完成设计。2009年8月26日绿博园正式奠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绿博园建设项目部,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建立进度通报制度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定期组织各参展单位召开观摩会、座谈会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进度汇报会。工程管理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组织相关专家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在媒体上通报,以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三)登门邀展,热情服务,是成功举办绿博会的有力保障。为邀请到全国各地更多单位参加绿博园建设,由8位市级领导,市直88个单位分成8个组,采取了逐一登门和信函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邀展。各一对一单位,高度重视,顾全大局,认真负责,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登门相邀,并为各参展单位来郑考查、布展提供了热情服务,用真情感动对方,使所邀请单位基本都能提前来郑州参展建园。同时,市政府积极兑现申办承诺,为各参展单位兑现工作用车和补助资金,提供建园基本材料及施工用房等,受到参展单位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是成功举办绿博会的前提。围绕宣传绿博、宣传郑州,组委会和执委会先后召开了3次新闻发布会,举办了倒计时一周年和一百天活动仪式,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举办了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并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对展会进行了持续报道。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绿博会、关注郑州。
  (五)精心准备,周密组织,是成功举办绿博会的基本要求。根据总体方案,执委办各部门制订了会务活动、接待、安保、市容整治、宣传、开(闭)幕式等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指导落实各项会务筹备工作。参与筹备的每个单位、每位同志均能从大局出发,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忘我工作,全力推进,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保证了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六)依法办会,廉洁办会,是成功举办绿博会的纪律保证。绿博会筹备和绿博园工程建设,资金量大、涉及面广,时间紧、要求严。为确保筹备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执委会及执委办始终把绿博园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优质工程和放心工程来抓,将党风廉政工作贯穿于绿博会筹备工作和绿博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坚持民主中制和科学决策机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坚持公开招标,依法全程监督;努力压缩开支,坚持节约办会,达到了工程质量过硬、资金安全和如期办会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缺乏经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园内基础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存在就餐难、如厕难、停车难、乘观光车难、垃圾清运难等问题;二是绿博园管护工作难度大,存在管护经费缺口大、管护人员少、草坪踩毁比较严重、植物安全过冬等问题;三是园区经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模式不明确、服务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四是周边环境治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绿博园周边还存在小商贩无序经营、三轮车无序拉客、交通拥堵等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把绿博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郑州市十二五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游客亲近自然、分享生态建设成果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及时更新、保护好园内植物,尤其是加强南方植物和一些名、贵植物的越冬管理。
  二是规范经营管理。市政府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就绿博园后续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对绿博园的经营管理,将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整合、优化、盘活现有资源,实施科学统筹管理。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规范服务内容,培育旅游市场,全面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和资金参加经营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实现绿博园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大效益的持续发挥。
  三是治理周边环境。着重抓好周边规划与绿博园规划的衔接,保持周边和绿博园整体环境的和谐;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有效的协调机制,规范外部运营环境,为绿博园的持续经营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保护好、管理好、经营好这一绿色财富。
  四是广泛加强宣传。树立和强化绿博园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扩大绿博园的影响,把绿博园打造成一张展示、提升郑州形象的新名片,一个展示全国国土绿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教育基地,一个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同时,加强文明游园宣传,提升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文明游园意识。
  以上汇报不到之处,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