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全市大招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表时间 : 2010/11/1 来源:郑州人大网

(2010年10月28日)

  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冯卫平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大招商工作情况的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36人,以29票同意、0票不同意、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扎实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大招商、招大商”的政策措施,通过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创新招商形式,丰富招商手段,改进招商方法,拓宽招商领域,优化投资环境,使我市招商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质量明显提高,总体水平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会议指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偏小;二是服务业及高新技术类项目利用外资的比重偏小;三是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项目落地困难,履约率低。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以大招商为契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我市优势资源与国内外技术、资本、市场相结合,促进我市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物流商贸业、文化创意旅游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领域加快发展,壮大一批优势新兴产业集群;发挥我市区位优势,抓好以金融、会展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与央企和国际500强企业开展合作;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力争外资银行在郑州设立新的分支机构,促使外来投资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
  二、加强投资项目落地平台建设,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努力把郑州新区建设成为吸引外资投资的重要载体、外向型经济的集中区和示范区,把产业集聚区、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投资项目落地的主平台。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园区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把引进投资与发展园区经济相结合,鼓励支持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建设,促进以园招商、以商建园,力争在短期内实现园区建设发展的重大突破。
  三、推进重大项目,提升外来投资规模质量。要继续实施大项目战略,把项目推进工作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巩固和完善项目分级推进责任制,重点抓好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确保项目从引进、审批、落地到开工建设各个环节都有专人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土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招商项目无障碍进入和实施,促使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大招商、招大商在更高水平上取得重大进展。
  四、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一是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继续深入推进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二是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全民信用观念,政府要带头讲诚信,承诺的事项必须兑现;建立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实行信用信息公示制,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和银行信贷环境。三是建立和完善投资环境社会监督机制。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部门服务公开评议活动,把部门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坚决从严查处,决不姑息。四是提升服务效率。各级审批部门要继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不断提升行政效能,继续推行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重大投资项目联审联批制,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
  五、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工作实效。按照“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思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新型招商运行机制。在进一步抓好小分队招商、主题招商、驻地招商、经贸活动招商的同时,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新型方式,力求招商实效,降低招商成本。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商会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横向经济技术合作。
  六、科学编制招商引资规划,用规划引导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要紧密结合全市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与市“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用规划引导投资,使投资更好地服从规划,把握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规划的思路,编制招商规划;同时规划要便于招商推介、便于投资了解、便于投资决策。开展招商活动时,严格按照产业发展及招商引资规划要求进行,确保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招商引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七、本审议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向市政府交办、督促落实,并向主任会议报告落实情况。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