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0年10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发表时间 : 2010/11/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  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报告“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畅通郑州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卢展工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郑州交通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力推进“畅通郑州”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0多亿元。其中,科学大道北环立交、铁魏公路、四环路,嵩山路和金水路下穿陇海铁路隧道,东风路-文化路下穿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项目及部分断头路打通工程、背街小巷改造已按计划完工,交通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各项交通举措得到深入贯彻,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断头路打通工程已开工21条,其中汝河路、丰乐路、福利路等11条道路已完工,西陈庄西街、石柱路、代庄街等10条道路正在抓紧施工;北三环辅道、黄河路下穿编组站、航海路下穿铁路隧道、三环4座立交等工程进展顺利,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完成投资6亿元;积水点改造已完工20处,第一批20个拥堵路口整治即将完工,路口渠化、步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已完工35条路段。同时,完成了金水路、花园路交通优化和高架路系统规划方案;由市直有关单位及市内五区分别承建的17座人行天桥和3项过街地道相关建设工作已开始实施;出入市口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各辖区对70条断头路打通涉及的拆迁工作已向市政府做出了书面承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二)外围交通工程。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4亿元,占总投资的77.8%;郑汴物流通道新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38亿元;国道107辅道至中信路(南三环东段)新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664万元;花园口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9%;嵩山南路与南四环立交新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782万元,占总投资的55.86%;南三环与机场高速互通立交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7.8%;郑州客运南站累计完成投资1.04亿元。南出口暨郑新快速通道改建、郑少高速公路郑州市区航海路连接线新建、花园路与连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等工程进展顺利。与此同时,为有效利用城区周边高速公路,新增了16个城区周边高速出入市口,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1号线全线20个车站除东明路站外其余19个站点已全面开工。其中郑州火车站站、七里河站等5个站点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凯旋路站、秦岭路站、市体育馆站等11个站点已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二七广场站已开始土方开挖施工,民航路站、紫荆山站、凯旋路出入段线正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隧道挖掘工作进展顺利。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3.8亿元。
  (四)交通秩序管理。交通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查处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增强道路通行能力。新增了300名交警充实到交通执勤一线,对16条道路实施了机动车单行,在部分主干道上实行了禁左、机非隔离等措施。配合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科学制定保通方案,强化对施工道路疏堵保通工作。开展了以公务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专项治理”, 查处公务车违法近1000起,对部分严重违章公务车进行了没收,处理出租车违章2000余起、公交300余起,市区内的鸣笛、闯红灯、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明显减少,公务车、军警车等交通行为明显规范。投资1亿元,以智能交通集成平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交通诱导系统等6个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交通智能化系统一期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交通管理科技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五)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制定了《郑州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及考评细则,实施交通违法与文明创建评比相挂钩机制。组织策划了“文明交通座谈会”、“文明过街走天桥”、“文明交通校园行”以及“五进”、 各级文明单位交通志愿者百日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散发各类宣传册(画)20余万份,积极营造文明交通宣传舆论氛围。
  二、畅通郑州工作主要做法
  强化组织领导。年初,市政府成立了“畅通郑州”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40余个指挥部、项目部,组织实施畅通工程建设。特别是连书记到任后,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小组,成立了由赵建才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务副书记马懿为常务副组长的“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充实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加强对交通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在工作布局上,更是把交通综合整治作为一号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强力实施,强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部门及各工程项目部自觉转变作风,转变观念、转变方式,加班加点,定方案、赶进度、保畅通,使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好转。
  坚持一线工作法,广泛深入开展调研。从全市抽调了120名市直机关县处、科级干部及100名转业干部、交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分成20个小组,深入交通拥堵第一线,问计于民,查找原因,收集整理大量据实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利用较短时间准确高效地完成了40个拥堵路口、公交线路优化及金水路、花园路中州大道交通等多项调研任务,为畅通工作全面展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制定完善措施,坚持依法施政。针对交通意识薄弱,公务车辆违章现象突出等问题,及时下发了《关于规范郑州市公职人员和公务车辆交通行为的意见》,出台了《郑州市公职人员违反交通法规处理意见》。取消了机关车辆特殊号段,开展了万名营运司机联合倡导文明驾驶签名活动,施行了交通违法与文明创建评比相挂钩等一系列新举措。在此基础上,市直机关各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针对内部管理,制定并实施了公车、公职人员出行规范和相关制度,使公务车辆管理、公务人员遵法守法,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加强,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从我做起、从机关做起、从公务员做起,打一场解堵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和好评。
  坚持为民理念,扎扎实实为市民谋利益。8月1日,全市公交车实行了1元统一票价;发动企业捐赠了351台每台价值65万元的舒适型空调宇通客车,计划年内再新增500台公交车,公交线路优化已完成36条,其余正在组织完善相关方案,届时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完善制度,强化机制,提高效率,强力推进畅通工程项目建设。为确保畅通各项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建立了省、市和市级联审联批机制,坚持落实项目建设周例会、24小时报建、特殊问题一日一报、即时督察督办等制度,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在时间紧、任务重,征地拆迁和资金保障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实施。
  三、畅通郑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年初以来,开工项目较多,部分项目在融资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致使一些工程进展稍显滞后。二是部分新增项目在土地和拆迁上的问题难度较大。有些项目关于土地使用方面相关手续复杂,政策性较强,办理进展不是很理想。同时,工程拆迁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电力、通信等管线单位协调等老大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
  四、近期主要工作打算
  10月19日,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对“畅通郑州”工程建设进行了视察,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畅通郑州”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对此,市政府和畅通办及时向有关局委、指挥部、项目部进行了传达,对具体工作逐项进行了安排部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落实好卢展工书记提出的“重在持续”的工作要求,积极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强力推进畅通郑州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胜利完成
  狠抓开工,按照年度目标任务,未开工的项目力争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在完成20条断头路打通工程的基础上,年内再开工36条断头路。严抓进度,京广路拓宽改造火车站西出口段10月底前完工;航海路下穿铁路隧道11月完工;17座人行天桥年底前全部完工。重抓融资,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城建集团、轨道公司、建投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多渠道、多元化、多领域、多方式地扩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资实效。
  (二)持续加大对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力度
  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及市主要领导的要求,做好畅通郑州建设常设机构设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畅通郑州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各区也将同步设立畅通郑州工作常设机构,统筹各区畅通工程建设工作。以机构的建设运行为推动,加大对畅通郑州各项建设工作的统筹力度,加大对市直各部门(区)参与畅通郑州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加大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对各有关项目推进的督查指导工作,加强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系统研究工作。通过制定完善 “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奖惩办法,加大对各项目、各部门的奖惩力度,树立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持续加大对城区交通秩序的管理,巩固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的成果
  加大对城区交通秩序的管理,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加大市民文明出行宣传力度,使各项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化,严防各类现象的反弹。
  加大对重点区域、重要问题的综合整治力度,在对火车站地区和二七广场等热点焦点区域综合整治基础上,对市民关注、社会反应强烈、管理严重不到位的地区和相关问题及时开展专项综合整治工作。
  继续开展畅通郑州相关专题调研工作。在原有20个调研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各局委(部门、各区)的作用,针对有关热点难点焦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四)持续加大对城区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城市交通工作的不断好转
  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加快建设集约化、人性化的现代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率、路网效率、管理效率。通过交通工程建设与整治,管理水平的深化和提升,有效缓解中心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抓好改善城市交通的各类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城市断头路建设,逐步改善城市微循环;加强城市三环、四环相关道路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环道的快速通畅;强化静态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力度;大力完善行人过街及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打造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
  抓好城市管理及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城市交通6个智能化系统的建成使用为载体,实现郑州交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深化为载体,实现城市管理市、区两级互动,各职能部门联动,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加大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完善城市公交专项规划。加快快速公交系统研究论证,发展新的快速公交线路。加快城市地铁建设,确保地铁1号线2013年底前通车;尽快开工建设2号线,同时加快推进5号线前期工作。
  (五)持续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
  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结合城市空间的拓展,结合中心城区保护改造,重点解决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问题。
  加强市城市道路与周边高速公路的有效衔接,形成“市内外道路网络衔接良好,内外交通组织有序、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立体化的现代大城市交通体系。
  加强对畅通郑州有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从政策、交通体系模式的发展,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运行和运营组织,交通系统和需求管理跟踪城市交通发展,服务畅通郑州建设。
  最后,感谢市人大长期以来对畅通郑州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交通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促进我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建设畅通郑州、和谐郑州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