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8月16日,我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初审,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有快的发展态势。全市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1.3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19.7%;第三产业增长10.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夏粮再获丰收,总产79.9万吨,增长0.5%,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0亿元,增长24%,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33.9亿元,增长34.4%,实现利润295.8亿元,增长46.9%。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6.5亿元,增长23%。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呈现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为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人员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逐步显露,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完成今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压力较大,价格上涨趋势值得关注和重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下半年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在加快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会人员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走向,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和分析研判工作,及时发现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如期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建议下半年市政府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挑战的应急之策,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实施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现代城镇体系三个体系发展载体,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二)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建挂钩融资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积极组织种植、园艺等有关专家,进村入户加强指导,确保全年粮食丰收;按时完成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工作,全面兑现生猪调出大县、良种繁育等扶持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把郑州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强力推进郑州新区建设。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争取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尽快报请省人大审议通过,完成公共交通、文化旅游、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和住房建设等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二是在全面启动规划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对外宣传和推介,充分展示郑州新区整体形象,增强对海内外投资的吸引力。三是加快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中兴郑州产业园及研发中心、深圳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基地、香港招商局集团开发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形成新区开发建设热潮。
(四)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抓实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大电力、水泥、造纸、有色金属、粘土砖等五个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严控钢铁、电解铝、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做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的组织实施。强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完善全市能源利用监测信息系统,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五)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力促尚未实质开工的郑徐铁路客运专线、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动轨道交通2号线、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等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全力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对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郑汴物流通道、桃花峪黄河大桥等在建项目,督促项目单位迅速掀起施工高潮。三是争取一批竣工投产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对国电荥阳2×60万千瓦发电机组、海马(郑州)15万台发动机等计划竣工的项目,督促项目单位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四是以“畅通郑州”工程为核心,强力推进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做好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东风路-文化路下穿隧道、京广路黄河路下穿铁路北编组站、北三环辅道下穿铁路编组站、陇海路高架桥、西三环-航海路立交、南三环-长江路立交等工程的收尾、开工工作。五是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要完善联审联批制度,集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项目建设中的督导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一是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九院老年关爱病房楼、儿童医院(东区)新建等项目进度。二是努力扩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补助标准,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七)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深化完善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围绕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研究提出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思路和举措,力争更多战略布局进入省和国家规划。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研究和论证,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十二五”期间实现郑州更好、更快、更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