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郑州市2009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初步审查报告

发表时间 : 2010/11/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河南省预算监督条例》、《河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8月9—13日,预算工作委员会组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市政府财政、审计部门提交的《2009年郑州市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关于郑州市2009年财政决算和2010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关于200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2009年全市财政决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19248万元,完成预算的103.67%,增长15.95%,加上中央和省各项补助、调入资金、上年结转,减去上解省级支出后,全年收入合计3661463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30483万元,为预算的97.38%,增长21.95%。
  2009年市级财政决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60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4.00%,加上中央和省各项补助、调入资金、上年结转,减去上解省级支出后,全年收入合计1403961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69979万元,为预算的97.04%,增长25.01%。
  预算工作委员会认为,2009年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的战略决策部署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逐步回升,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初步审查情况看,2009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决算(草案)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建议批准《2009年郑州市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及其报告。
  市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200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按照“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的科学审计理念,积极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为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决算审查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切实加大整改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限期逐项整改,今年年底前将整改落实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2009年市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部门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准确、细化,预算执行中追加、调整随意性过大,财政精细化管理程度需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待加强,行政经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针对2009年市级财政决算中反映出的问题,预算工作委员会建议:
  (一)调结构提质量,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应大力扶持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骨干企业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和完善预决算编制办法,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项目预算年初到位率,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监管,规范部门预算调整追加程序,增强预算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开展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增加工程采购比例;控制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超收财力要进一步向民生领域投入,保障重点支出,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高度重视政府债务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将政府债务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建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研究制订政府偿债准备金、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办法等相关制度,防范债务风险。
  (五)强化审计监督,扩大审计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资金的审计, 应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抓好跟踪监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有效破解方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