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工作要点,为进一步加大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工作力度,6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教科文卫工委联合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旭彤带领下,对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市文明办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中原商贸城、耿河小区、盛大自由空间网络会所等场所。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实践科学发展的一个载体、加强社会管理的一大抓手、提升市民素质的一条途径、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广大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逐步提高,创建的氛围日渐浓厚。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态度明确、信心十足、措施有力。市文明办在全市抽调了60名年轻后备干部,分成7个督导组,实行集中办公;成立了10个专项整治指挥部,对创建重点工作实行市领导分包、定期评比排名,重奖重罚的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了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为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是郑州新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龙湖地区、高校和职教园区、航空港区、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富士康项目的建设,使郑州新区成为展示郑州乃至河南的名片。二是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道路桥梁工程,水电气暖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三是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力推进“畅通郑州”工程,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城中村、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垃圾运输车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近年来,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建宗旨,狠抓“民生工程”和“十大实事”,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启动实施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安居住房保障工程、菜篮子保障工程、人居环境改造工程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四)市民素质逐步提高。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了“月评文明市民”评选活动;采取下发教育读本,开办文明市民课堂,完善家庭文明代表制,编发手机短信,举行礼仪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市民开展了文明素质教育,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五)文明创建基础扎实。经过多年的创建,我市在经济发展、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流浪儿童保护、公交车乘客让座、社区邻居节、家庭文明代表制、改善人居环境、文明交通等方面成效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六)创建取得初步成果。2002年、2005年、2008年我市连续三届荣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同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市2009年取得了全国省会(副省级)第10名;2010年取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8名,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次测评取得第9名,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但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一是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说脏话、闯红灯、踩踏绿地、乱丢烟头、乱倒垃圾、公共场所抽烟、大声喧哗,购物、乘车不排队等不文明现象仍普遍存在。二是创文工作开展不够均衡。个别部门、单位在深入检查方面动作迟缓,开展工作次数少,督导检查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工作滞后。有的还没有完全深入进去,对具体情况把握不准、吃不透,浮在面上多,深入具体少。三是城市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社区、楼道乱吐乱贴、堆放杂物,路面卫生状况较差,管理不到位。集贸市场依然存在脏乱差,污水横流、垃圾乱倒、路面坑洼不平、大部分市场管理人员不到位,保洁人员少。交通秩序方面非机动车、行人违章现象比较严重,非机动车、行人未各行其道现象也比较突出。道路路面存在破损严重、行道树缺株、盲道损坏和占压盲道等现象。
三、几点建议
视察组认为,创建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创建目标,努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正是创建工作的决战期,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以解决。
(一)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充分发挥全市各新闻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文明行为,引导公众举止、规范公众社会行为;揭露恶习, 对那些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谴责和曝光。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渠道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扩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在全社会掀起一场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来。明白感到创建文明城市是自己的事情。
(二)注重落实,提高水平。要加大创建文明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严格按照文明城市的标准条件强化创建文明城市的硬软件建设,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要针对前期存在的问题,召集有关部门制定措施,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标准,狠抓落实;要强化测评体系的学习研究,加强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对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和时间;主创部门的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本职工作和创建工作要统筹兼顾。
(三)以创建为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郑州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创建文明城市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也有利于推进郑州都市区。要继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注重发挥城市规划对建设管理的规范指导作用,落实城管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测评机制;要努力推进道路改造工作,加强违章占道和“城中村”治理,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城市环境、交通秩序、“五小”门店的整治等当前的突出问题,要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采取职能部门集中整治、发动社会力量制约等手段,切实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加大督导以及舆论监督的力度,对突出的问题要有好的办法,过硬的措施,市文明办要强化督导主体作用,对工作不力的加大处罚力度。
(四)提高市民素质,让文明从我做起。广大市民要爱我郑州,护我家园,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企业和社区要进行市民文明教育、生态教育、市情教育等,引导市民讲究卫生、珍惜资源、保护生态、与人为善、不盲目从众等。为共同创建文明城市尽心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