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蔡 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1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全年实际安排农林水、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城市建设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184项,下达政府投资计划305.9亿元,为年度政府投资计划总盘子311.8亿元的98.1%,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
(一)农林水项目。实际安排24项,市本级政府投资19亿元(含政府融资11.1亿元)。其中:农业项目7项,政府投资1.22亿元;林业项目3项,政府投资15.6亿元(含政府融资11.1亿元);水利项目9项(不含生态水系),政府投资1.64亿元;畜牧项目3项,政府投资3035万元;气象项目1项,政府投资100万元;其它项目1项,政府投资2280万元。
当年完工或基本完工项目13项,主要有:绿博园、森林生态城、林业生态市、郑州市蔬菜研究发展中心、软籽石榴良种繁育基地、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自来水)、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常庄水库溢洪道建闸、花园口引黄补源灌溉和东风渠疏挖治理工程等。通过这些项目实施,新增造林19万亩,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1万人,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社会事业项目。实际安排47项,市本级政府投资15.25亿元(含教育费附加6619万元)。其中教育(含职业教育)项目10项,政府投资4.98亿元;文化(旅游)体育项目11项,政府投资4.31亿元;卫生项目8项,政府投资3.2亿元;劳动(保障)民政项目12项,政府投资1.84亿元;其它项目6项,政府投资9206万元。
当年完工或基本完工项目7项,主要有:市第七人民医院迁建、郑州二中高中部、市区中小学3所、郑州市劳动保障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一期等。
(三)公共设施项目。实际安排29项,市本级政府投资2.12亿元。其中:公安12项,政府投资4639万元;司法项目6项,政府投资1120万元;其它项目11项,政府投资1.54亿元。
(四)城市建设项目。实际安排84项(含交通),市本级政府投资269.56亿元,其中市预算外资金178.62亿元,市政府各融资平台融资87.36亿元,BT融资3.58亿元。
当年完工或基本完工的项目49项,主要有:科学大道—西三环立交、东风路下穿文化路隧道、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中心城区跨线桥、花园口互通式立交、京沙快速通道中原路至康复前街段、20条断头路、城区26处积水点改造、100条背街小巷整治、西流湖生态公园区域16万平方米及雕塑公园一期征迁、索须河截污工程一期、54座垃圾中转站新建和改造,航海路及嵩山路下穿铁路箱涵、22个道路交叉口渠化、20个拥堵路口、25个公交港湾综合整治,大学南路道路外侧绿化,垃圾综合处理厂雨污分流、填埋气燃烧、渗滤液处理改造,索须河截污工程二期等。
(五)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为切实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在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各项规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的新模式。一是强化监督指导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对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汇报,迅速研究、改进,确保了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完善前期审批机制。实行限时审批、立即召开协调会、先路条后手续、联审联批等制度,并积极对项目单位进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政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知识的培训,极大提高了前期手续办理效率;坚持专家评审制度,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项目设计和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把投资估算和概算审核关,项目前期阶段共核减不合理投资18亿元;强化预算、决算审计和财政资金评审,及时纠正虚报投资等问题,全年分别审减投资2.6亿元和5.04亿元。四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加大对项目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的监查力度,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实行政府投资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总体上看,2010年政府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一大批项目如期完工发挥效益,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改善。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融资和征地拆迁难度加大、个别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安排情况
2011年是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科学安排、精心实施好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二五”开门红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政府按照“保续建、保民生、保配套”和“抓投产、慎开工、促前期”的原则,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倍增计划、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畅通郑州为重点,结合上年度计划结转和规划部署的重大项目启动以及财政收支情况,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提出了2011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
2011年度拟安排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187项,政府投资340亿元(不含31项城建和交通预备项目、政府投资3.3亿元),较上年实际下达计划增长11.1%。其中:市财政拨款237.3亿元,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融资101.3亿元,教育费附加1.3亿元。市财政拨款中:预算内资金34亿元,预算外资金203.3亿元(含还本付息131.6亿元)。
(一)农林水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29项,市本级政府投资14.94亿元(含政府融资1.46亿元),较上年实际(不含绿博园9亿元)增长49.4%。其中:
——农业项目8项,政府投资2亿元。主要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场、种子质量鉴定基地、新开发菜田2万亩建设项目等。
——林业项目5项,政府投资4.61亿元。主要安排:林业生态市、森林生态城、郑州市环城苗木花卉产业带、郑州郊野森林公园体系建设项目等。
——水利项目9项(不含生态水系),政府投资2.42亿元。主要安排:水库除险加固、黄淮流域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工程等。
——畜牧项目4项,政府投资7950万元。主要安排:郑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优质畜禽良种繁育中心、郑州市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厂、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等。
——气象及其它3项,政府投资5.12亿元。主要安排:新一代天气雷达、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央及省投资项目配套资金预留、完工项目补差额等。
(二)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53项,市本级政府投资17.75亿元(其中教育费附加1.3亿元),较上年实际增长16.4%。其中:
——教育(含职业教育)项目14项,政府投资7.82亿元。主要安排:市直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郑州一○六中学高中部、郑州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新校区、郑州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中州大学综合实训基地等。
——文化(旅游)体育项目12项,政府投资3.35亿元。主要安排: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郑州广电中心二期、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二期工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视觉形象展示系统等。
——卫生项目12项,政府投资3.1亿元。主要安排: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市十院迁建项目、市妇幼保健院、郑州人民医院、宜居健康城等。
——劳动(保障)民政项目11项,政府投资1.63亿元。主要安排: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二期、郑州市人力资源东市场、郑州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二期工程等。
——其它项目4项,政府投资1.85亿元。主要安排: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活动楼一期、中央投资配套预留、政府投资项目贷款贴息等。
(三)公共设施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35项,市本级政府投资4.14亿元,较上年实际增长95.7%。其中:公安项目11项,政府投资5874万元;司法项目7项,政府投资2150万元;其它项目17项,政府投资3.34亿元。
(四)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57项,市本级政府投资260.68亿元(含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融资73.9亿元,不含预备项目2400万元)。其中:
——轨道交通工程4项,政府投资36.5亿元。主要安排: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轨道交通三、五号线(前期)、轨道交通四号线等。
——市政道路立交工程12项,政府投资61.84亿元。主要安排:大学南路、配合旧城改造及断头路打通等道路建设;京沙快速通道、三环快速通道等城市快速路系统;黄河路下穿北编组站隧道、沙口路―北三环立交与北环大桥、科学大道立交、南阳路立交衔接道路等下穿式隧道工程;城区道路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工程、人行过街设施等。
——园林绿化5项,政府投资3.44亿元。主要安排:常西湖城市生态公园、雕塑公园、南环公园、郑州市第三苗圃等。
——综合整治重点工程16项,政府投资8.68亿元。主要安排:生态水系、城区积水点及雨污水管网改造、金水河上游截污、市政道路综合整治、市政设施综合整治、嵩山北路拓宽改造、黄河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改造完善等。
——环保设施建设4项,政府投资5.2亿元;主要安排: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至新力电力有限公司中水管线工程等。
——其它项目16项,政府投资145.02亿元(含城建项目还本付息120亿元、建投还本付息11.58亿元)。主要安排:消防队站及城区消防设施改造完善、城乡规划展览馆、“两河一渠”城区滨河公园设施改造完善、环城快速路和郑开大道基础设施建设、城建项目还本付息、城市管理年和道路拆迁奖补资金等。
(五)交通项目投资计划。拟安排项目13项,市本级政府投资42.46亿元(含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融资24.97亿元,不含预备项目3.06亿元)。其中:
——城际轨道交通项目1项,政府投资8亿元。主要安排郑州至焦作、开封、机场3条城际铁路。
——道路、立交项目11项,政府投资33.16亿元。主要安排: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1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中州大道与郑新快速通道互通式立交、石武客专郑州车站高架匝道桥等。
——客运、公共场站项目1项,即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和出租车场站配套工程,政府投资1.3亿元。
同时,拟安排城建预备项目12项,市本级政府投资2400万元;交通预备项目19项,市本级政府投资3.06亿元。
三、落实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主要措施
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盘子是历年来总规模最大的一年,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机制,全力加快项目进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着力提高决策、协调、执行三个方面的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十个不允许”的要求,和手续办理职权岗位七天运转工作制,充分利用重大项目推进周例会、联审联批日例会、限时办结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疑难问题,力促项目按计划并争取提前开工。科学制定施工网络计划,加强施工管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争取项目尽早建成投用。
(二)多措并举,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根据国家、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我市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具体办法,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驻郑银行对口联系机制,创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强化跟踪落实,提高贷款成功率。积极推广BT、BOT等融资模式,努力拓展政府融资渠道。抓紧改进和完善政府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全面提高各平台市场化运作水平。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资金争取力度,尽可能多地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三)严格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制度,尽快出台并认真落实《投资建设项目评审暂行办法》。坚持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评审制度,确保审批程序更加规范,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工程投资更加合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水平。继续完善代建制办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实行政府投资项目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强化预算资金管理,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项目真正发挥功效。
(四)转变观念,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模式。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要求,积极整合用于项目建设的各类财政资金,纳入年度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实现政府投资的统一化、规范化。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储备机制,提前做好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时机成熟时安排实施,形成“谋划、储备、实施”有机结合、梯次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民生的不断改善、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五)强化监察,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严格执行《郑州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和《郑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规定》,全面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察、审计和稽察,严肃查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计划执行中的重大变更事项,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不断拓展接受监督的方式和渠道,坚持政府投资项目永久公示牌制度,增强政府投资的透明度,更加广泛深入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严密组织实施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