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
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副市长王哲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我市都市农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41人,以37票同意、0票不同意、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继出台了关于菜篮子工程、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思路明确,规划科学,稳步发展,成效明显。都市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美化了环境、优化了生态,为郑州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市农业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
会议指出,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广大市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规模小、层次低、基础弱、收益少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发展都市农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是民生工程,更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市政府要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都市农业投入大、周期长、集约化程度高。因此,市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生产经营者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吸引金融、外资、社会等资本发展都市农业。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因此,市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对资金使用、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逐步把农民培养成为高端农业产业化工人;要引进先进的工业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创造更多的知名品牌;要始终以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指导,使我市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发展都市农业,逐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良好的环境。
(四)进一步保障安全。市政府要加强对粮油、蔬菜、禽类、鱼类、果品等生产经营和流通环节的管理,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和宣传力度,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本审议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负责督促落实,并向主任会议报告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