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供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参考

发表时间 : 2011/12/1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本次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深入了解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情况,为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8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副主任栗培青的带领下,冒雨视察了郑州农博园、郑州好日子园艺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视察之前,按照白主任的要求,农工委的同志到市农委、市农科所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菜篮子工程、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注重高效增收,我市都市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我市农业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思路明确,科学规划。早在2002年,市农业局对都市农业就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作了郑州发展都市农业的策划。近年来,随着对都市农业研究的深入,市政府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确定了以发展都市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纲要。今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都市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围绕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系列纲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型农业指明方向,奠定了加速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政策基础。
  (二)稳步发展,成效显著。按照规划要求,我市蔬菜生产稳步发展,花卉产业区域特色日趋明显,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兴起,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壮大,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粮食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构建,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森林生态城、林业生态市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水系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沿黄渔业带初具规模;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24.6亿元,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三)繁荣城市,满足需求。以惠济区为主的沿黄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以樱桃等瓜果采摘、钓鱼休闲为代表的一批农家乐专业村和18个特色农业节会蓬勃发展,以丰乐农庄为代表的集生产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休闲、采摘体验、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达到44个,有5家观光休闲农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惠济区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也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增收渠道;都市农业的发展,不仅不断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美化了环境、优化了生态,如:生态水系、生态林业建设为郑州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广大市民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规模小。我市都市农业在发展面积、速度和资金投入上,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规模还比较小。
  (二)层次低。一是标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高;二是科技水平比较低,高精端农产品还比较少;三是高科技人才引进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基础弱。我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如: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发展空间受限,水利设施老化现象严重,林业配套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等。
  (四)收益少。近几年我市发展都市农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在完善服务、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三、几点建议
  代表们对我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发展都市农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更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市政府要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出成效。
  (二)扩大规模。发展都市农业投入大、周期长,集约化程度高,因此,市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和支持生产经营者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吸引各项资本发展都市农业。
  (三)加强管理。发展都市农业工作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因此,市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各有关局委要相互配合,加强对资金使用、生产经营、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逐步把农民培养成为高端农业产业化工人,通过发展都市农业逐步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保障安全。市政府要加强对蔬菜、禽类、鱼类生产经营的管理,加快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规范流通环节,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和宣传力度,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白红战主任在视察座谈会中指出,农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市政府要采取新的举措。一要提升认识,落实规划。各级要把都市农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去抓,真正落实好各项规划;二要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各级要争取国家、省的重点项目进入都市农业发展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三要加强科研,依法监管。各级要抓好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运用和科技指导,在争创农产品名牌上下功夫;要着重抓好食品安全,加大处罚力度;要加强基地建设,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都市农业发展的成果。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