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河南省预算监督条例》、《河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有关规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接到市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提交本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郑州市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关于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分别于8月4日、8日和10日,先后组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两个《报告》进行了视察和认真初审,同时还征求了市审计、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另外,今年6月份,预算工作委员会还对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旅游局和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等6个部门的2010年度部门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经过认真初审、讨论和征求意见,现将初步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实事求是,重点突出,数据翔实,符合郑州市实际。从《报告》反映的情况看,2010年财政收支决算(草案)显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8040万元,完成预算的112.33%,增长28.11%,比上年同期增加848792万元。全年收入合计513041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际完成4267968万元,为预算的97.43%,增长20.89%。
2010年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0713万元,完成预算的107.77%,全年收入合计190072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38877万元,为预算的97.85%,增长19.63%。
预算工作委员会认为,2010年,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工作中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向民生领域倾斜,保障重点支出,注重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初步审查情况看,2010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决算(草案)如实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2010年郑州市财政收支决算(草案)》及其报告。
2011年1—6月份,市政府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收入征管,加快支出进度,确保了重点支出,有力的推进了郑州都市区建设。报告显示,今年1—6月份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14586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58.98%,增长32.31%,较全省平均增速4.7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全省排名第二。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27204万元,为预算的50.79%,增长38.79%,增速全省最高,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3.59个百分点;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4492万元,为预算的59.38%,增长29.46%。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30524万元,为预算的48.05%,增长46.72%。
经过认真初审,预算工作委员会认为,2011年1—6月份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运行秩序良好,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税收结构不断优化,民生项目、城建资金保障较好,预算执行进展顺利。
市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201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预算工作委员会认为,审计工作突出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扩大审计范围,积极开展了对12个县(市、区)政府性债务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和有关民生问题的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情况等,查出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作用,为市人大常委会决算审查提供了主要依据。
2010年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细化、完整,部分预算项目执行进度缓慢、不够均衡,财政资金结转量大;二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够优化,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一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待加强,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还不够高,一些单位财政违法违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四是部分地方和单位政府性债务较重,融资缺乏规范,未纳入预算管理,未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等。
针对2010年市级财政决算和今年1—6月份预算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预算工作委员会建议: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要继续完善收入征管手段,提高财政收入比重和质量,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切实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优化财政资金收支结构。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要积极整合各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应大力扶持产业聚集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增长点,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完善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严格预算执行。严格落实部门预、决算公开,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和完善预决算编制办法,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监管,规范部门预算调整追加程序,增强预算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要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三公” 经费,将有限的资金重点保障社会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支出需要,保障重点支出,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开展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依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高度重视政府债务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将政府债务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建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研究制订政府偿债准备金、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办法等相关制度,防范债务风险。
(六)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对查出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逐项整改到位;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根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制度的决定》有关规定,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年底前将整改落实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