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财政局局长 王春山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郑州市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完成情况及市本级超收安排意见,请予审议。
一、1—11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及全年收入预计情况
(一)全市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1月份,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56652万元,为预算的102.79%,增长29.5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17242万元,为预算的100.32%,增长26.27%;非税收入完成939410万元,为预算的113.56%,增长44.08%。
1—11月份,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536009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8.77%,增长24.15%。
(二)全市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1月份,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52920万元,为预算的77.37%,增长10.71%。
1—11月份,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997669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9.07%,增长13.21%。
(三)市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1月份,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35100万元(含下划郑州新区收入),为预算的104.67%,增长29.6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40088万元,为预算的102.11%,增长26.23%;非税收入完成494991万元,为预算的113.50%,增长41.42%。
1—11月份,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4045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4.51%,同比增长24.39%。
(四)市本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1月份,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53538万元,为预算的51.49%,下降32.30%。
1—11月份,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1738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7.30%,下降5.11%。
(五)全市一般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带动财政收入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05.2亿元,同比增长21.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5.6亿元,同比增长25.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856.4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金融存贷款增加和保险保费规模扩大,带动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平稳增长。二是加强税源经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税源信息平台作用,加强对重点行业税收监控,堵塞收入漏洞,防止税源流失。三是完善税收征管模式。适当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及级次,加强总部企业税收征管,积极引导企业从核定征收向查账征收过渡,促进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财政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减收因素,对我市财政收入增速有较大影响。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受银根紧缩、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实施的影响,房地产业税收增速放缓。二是随着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实施,我市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电力等资源型、高耗能行业税收受到影响。三是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因素,造成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降低,传统优势产业增速放缓,导致税收收入增速呈不断下滑趋势。四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和税率调整,也造成收入增速持续下滑。税收收入增速由一季度的40.9%,回落到二季度的33.3%和三季度的27%。
3、各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严格控制支出时间节点,加快资金分配和拨付进度,积极落实支出主体责任制度,各项重点项目保障较好。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教育支出完成699151万元,增长23.91%;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标准,推行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438349万元,增长12.37%;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实施“片医负责制”,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01245万元,增长26.73%;大力支持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98851万元,增长137.31%。前十一个月,各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0.1%,同比增长26.1%,有力推动了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六)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000000万元,为预算的112.80%,增长29.27%。
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216000万元(含下划郑州新区收入160000万元),为预算的113.97%,增长31.07%,超预算27162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1640300万元,为预算的108.75%,增长24.68%,超预算132032万元;非税收入预计完成575700万元,为预算的132.01%,增长53.47%,超预算139594万元。
(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2011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400000万元,为预算 的100.21%,增长17.93%。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80799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4.82%。
二、市本级2011年财政收入超收安排意见
(一)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提请安排意见
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1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944374万元,预计完成2216000万元,超收271626万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账,收入加税收返还、各项补助,减各项上解等,市本级2011年预计财力为1801974万元,较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1年市本级财力1454897万元增加347077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列收列支项目超收125000万元,可支配财力增加222077万元。
新增可支配财力提请安排的支出项目主要有:
1、支持三农及民生项目96745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1486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828万元,农村改厕奖补资金1100万元,平安建设视频监控技防2250万元,失地农民生活补贴875万元,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冬季取暖补助1851万元,度冬保电保热补贴13493万元,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补助1088万元,退役士兵及军转干部就业、生活补助4399万元,三无病人医疗费补助650万元,南水北调奖补资金34258万元,文化大院及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补助940万元,人民调解员生活补贴1778万元,食品药品监督检验设备及检验经费3035万元,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体系建设13938万元;
2、支持社会事业发展90932万元,主要是:公交车购置及公交公司亏损补贴52967万元,市儿童医院建设11657万元,中州大学综合实训基地4205万元,郑州幼师迁建征地3883万元,郑州市106中学高中部建设2695万元,郑州101中学迁建2364万元,郑州市区中小学建设奖补及贴息4482万元,学前教育达标升级奖励1507万元,文化产业发展1250万元,生态水系运行费2980万元,市政设施管养及设备购置2942万元。
3、扶持产业集聚区和新区发展34400万元,主要是:物流园区补助10000万元,郑州新区补助20000万元,综合保税区补助4400万元。
4、列收列支项目超收125000万元,主要是:教育费附加收入843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000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1044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其它收入36526万元,相应调增支出125000万元。
(二)争取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券情况
今年我市争取到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券资金95000万元,按照指定用途拨付县(市)区13000万元,用于市本级82000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城建设33484万元,林业生态市奖补12000万元,市图书馆新馆10646万元,市检察院技术通讯大楼及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5027万元,市农业科技示范场4000万元,市殡仪馆迁建2834万元,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2200万元,郑州人力资源东市场2059万元,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1364万元。
(三)上级下达转移支付资金情况
截至2011年11月,我市共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633813万元,按照指定用途拨付县(市)区417368万元,用于市本级216445万元。主要是:
1、支持三农及民生项目: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资金6075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57372万元,就业专项资金22411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17649万元,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补助资金16894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8569万元,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转移支付资金8296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70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595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594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5507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5370万元,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462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4250万元。
2、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70695万元,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人员安置补助资金19177万元,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补助10800万元,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资金6000万元,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资金5352万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5050万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专项资金4965万元,水污染防治考核奖励资金4472万元。
3、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财政激励政策奖励资金36296万元,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2686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8267万元,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移支付资金5305万元,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资本金5200万元。
三、抓好收支预算执行,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市财政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收入管理。正确处理好依法征收和支持企业发展、培育财源和加强征管的关系。一方面注重财源建设,培育稳定的税源,从而保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是狠抓预算执行。严格预算执行,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努力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追加事项。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努力解决支出前低后高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保障重点支出。加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确保重点支出资金需要。围绕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十大实事”、产业引导等重点项目,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四是做好2012年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按经济分类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以上是我市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完成情况及超收安排意见,由于全年收入是预计的,与全年实际完成结果还会有出入,将在明年年初市人代会上再报告。